美國作曲家、教育家赫伯特?齊佩爾博士在一次為慈善事業舉辦的音樂會上,問當時擔任小提琴演奏員的愛因斯坦:“音樂對你有什么意義?有什么重要性?”這位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員當時毫不猶豫的回答:“如果我在早年沒有接受音樂教育的話,那么我無論在什么事業上都將一事無成。”他還說:“每當我遇到難題的時候,為了使頭腦清醒,我就拿起小提琴進行演奏。”人類需要科學來表達對外部世界的認識,也需要藝術來表現內心世界。“音樂具有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貝多芬語)。在人的一生中,無論是幼兒時期、青年時期、還是中年是期,都會以不同的方式去參與音樂活動。幼兒在這個時期接受必要的音樂啟蒙教育,對幼兒智力的開發有著特殊的作用。音樂是幼兒大腦極好的營養品,能調節大腦的功能,提高幼兒們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提高語言能力及促進其德育的發展,還可以陶冶幼兒的情感。因此,重視幼兒的音樂啟蒙教育,對幼兒以后的發展至關重要。
音樂啟蒙教育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
論文發表世界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音樂教育的意義和作用曾經作過這樣精彩的描述: 音樂是思維強有力的源泉。沒有音樂教育,就沒有兒童完全合乎要求的智力發展。音樂形象以新的方式在兒童面前揭示出現實中各種各樣事物和現象的獨特之點。
音樂可以發展孩子的智力。人的智力的生理基礎無疑是人的大腦。智力開發,就是盡可能充分地開發人腦的生理機能,使人腦和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更為協調、更有效率。學音樂,正可以盡可能充分地開發人腦的生理機能。人的大腦在功能上有著明顯的分工。大腦的左右半球是各司其職但又相互協調的。大腦的左半球分管邏輯思維,負責處理與分析語言、數學方面的相關信息;而大腦的右半球除了部分是具有邏輯思維能力外,特別是對于音樂、繪畫等形象思維的能力較強。所以,只有把大腦的左右半球交叉并用,使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協調運做起來。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人的大腦功能。我們對幼兒進行音樂啟蒙教育,幼兒就會不由自主地合理使用左右腦的均衡發展。這樣不但使幼兒自身具備了一定的“音樂細胞”,而且也充分發揮了其自身的智力潛能。
音樂啟蒙教育可以培養幼兒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創造力。許多學了音樂的孩子讀書后,往往學習很輕松,不太吃力,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們對學習上的許多問題都能比別的孩子理解得更快、更透。音樂所表達的一切都是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它們存在于人的想象中,并且通過人的想象轉化成為種種形象和情感。當《夢幻曲》的樂聲縈繞在孩子的指尖時,孩子體會著理解著樂聲中所包含的喜怒哀樂。雖然,這種理解也許達不到成人的深度和高度,但它卻是兒童自己的理解,而不是成人理性灌輸的結果。兒童就能通過音樂語言理解那些通過日常語言所不能理解的細節和微妙之處。孩子的“感性和理性得以融洽、升華?!币魳肪哂袩o限的想象空間。對同一首樂曲可以有無數種不同的想象結果。因此,學音樂可以讓兒童的想象力、創造力較少受經驗干擾,而得以充分地活動、運作。長此以往,孩子的想象能力將會得到極大的增強和豐富。
音樂教學論文音樂啟蒙教育能夠豐富孩子的情感。德國作曲家瓦格納說:“心靈的器官是音樂,心靈的藝術意識語言是音樂?!睙釔垡魳肥莾和奶煨?,嬰幼兒對音樂具有一種本能的反應。豐富的音響、鮮明的節奏、動聽的音調會使他們情緒激動、表情愉快。幼兒通過感知覺,使自己所聽到的音樂傳入到大腦,對其產生一種特殊的不同凡響的情感體驗,給幼兒增添了興奮情緒的積極動力。這時的幼兒就會由靜態變成動態,用身體的搖擺來感受音樂的情趣。如:當幼兒要入睡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給他們聽安靜,柔和的搖籃曲,是他們的情緒安定,漸漸入睡;當幼兒情緒煩躁,哭鬧不停的時候,就應該給他們聽愉快活潑的音樂,這樣可以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當幼兒吃飯的時候,父母給他們選擇優美活潑的音樂,不但可以使他們心情愉快,還可以增加他們的食欲,促進的健康體魄!由于音樂和幼兒的心理,感情活動等方面都具有形態上的一致性:都是運動著的、看不見的、有節奏的、隨現隨逝的、都是一種抽象的,正因為他們之間存在著如此之多的共性,幼兒經常接觸到音樂,受到音樂的熏陶,音樂使幼兒的額心情愉悅了,內心就會平靜,情緒也就會隨之穩定。所以說,音樂是能美化人的心靈,對于幼兒情感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個很好的調節作用,也是他們對事物美的認識更進了一層。
幼兒音樂啟蒙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幼兒進行早期的音樂啟蒙教育對幼兒的一生都將起著很大的作用,但幼兒的成長和發展又不是千篇一律、完全相同的。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說:“兒童在出生后三年的發展在其程度上和重要性上超過兒童一生的任何階段?!睂τ谟變旱慕逃捎诋斀裆鐣偁幃惓<ち业挠绊懀巴映升垺?、“望女成鳳”成了不少家長日常行為受速成心態唆使而刻意追求子女成功的目標。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第二個莫扎特、貝多芬。但是,人的培養絕不是物的生產,可以在一個樣本下造出大量的復制品。兒童教育應當以最方便易行的方式,使兒童在沒有壓力、天性舒展的狀況下,給想象力以無限馳騁的自由空間,使創造力得以迸發、顯現;同時,以正導之、以雅化之,為其奠定一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養料基礎。因此,在對幼兒進行音樂啟蒙教育的過程中,方式、方法至關重要,父母應該樹立正確的觀念,充分認識到對幼兒進行音樂啟蒙教育的重要性。如若方法不當,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甚至會影響幼兒的成長。
在幼兒階段的教學中,幼兒的心理發展尚未成熟,也不能夠接受復雜的知識結構,對于高難度的技巧動作更不能掌握。所以說,處于這個階段的幼兒來說是不適合來學習音樂的。那么在這個時候,父母對幼兒進行音樂啟蒙教育的目的是為孩子打開音樂世界的大門,引導他們去觀察,欣賞這五彩繽紛的音樂世界,從而激發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各方面的發展。如:早晨,幼兒起床的時候,家長可以給他們選擇輕聲悅耳的音樂;游戲玩耍的時候配上活潑有趣的音樂;晚上睡覺的時候放一段溫柔,安靜的搖籃曲,以促進睡眠。也可以給孩子多欣賞“音畫性”音樂,這類音樂是單純描寫風光或事物的,聽“音畫性”音樂可以使兒童重現感知過的事物、情景,欣賞“描繪性”音樂也可以,這類音樂既有“音畫性”因素,又有情感色彩和情節因素,能塑造鮮明的音樂形象,構成優美的意境。如大家熟知的《彼得與狼》、《動物狂歡節》等等。平時還可以采用游戲的形式進行幼兒音樂啟蒙教育,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使其思維高度集中、記憶力增強。家長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音樂環境,經常播放音樂,并根據孩子的行動思維特點,引導孩子在聽音樂的同時唱唱跳跳,把音樂和玩耍融于一體。孩子在傾聽音樂的同時,逐步去模仿聽到的聲音和節奏,甚至哼唱出歌曲的音調。在此過程中,父母要有正確的教育觀,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耐心地啟發誘導孩子。在孩子完成某個音樂活動時,老師家長依據表現給予適當的表揚,鼓勵其繼續努力,決不要挫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的確,絕大多數孩子日后成不了貝多芬、莫扎特。他們成人后會奔赴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學音樂,不應該是對他們未來人生的一種規定,像某些家長過高期望的那樣,而應該是為他們日后人生的充實和有成提供一種良好的主觀條件?,F代技術的進步、物質文明的繁榮,如果僅有這一個方面,是不會給人們帶來人性的自覺、精神的升華、生命的光輝美好與生活的寧靜安詳的。用音樂滋養孩子的心靈,從幼兒時期開始,進行音樂啟蒙教育,為孩子的未來插上美麗的翅膀!
代寫音樂論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