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易都說綜合網絡整理
一、什么是MACD指標?
MACD指標,稱為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是由Geral Appel于1979年提出的,它是一項利用長短期指數移動平均線之間的聚合與分離狀況,對買進、賣出時機作出研判的趨勢類技術指標。是從雙指數移動平均線發展而來的,由快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減去慢的指數移動平均線,MACD的意義和雙移動平均線基本相同,但閱讀起來更方便。當MACD從負數轉向正數,是買的信號。當MACD從正數轉向負數,是賣的信號。當MACD以大角度變化,表示快的移動平均線和慢的移動平均線的差距非常迅速的拉開,代表了一個市場大趨勢的轉變。
二、MACD的重要形態及意義
(一)MACD與價格平均線的關系
MACD的計算是來源于指數移動平均線,所以可以近似的把MACD的DIF和DEA雙線看成是兩條價格移動平均線。由于它的參數分別設為12日和26日,所以,可以把DIF快線與DEA慢線分別近似地看成12日、26日價格平均線來應用。但是實際運行中DIF和DEA的敏感度遠遠領先于12日和26日價格平均線,這樣就可以通過DIF和DEA的金叉與死叉提前對價格趨勢做出預測。
另外,在價格均線體系中,我們常把60日均線當做生命線,把MACD的零軸當做MACD指標的多空分界線。當DIF和DEA站上零軸就是多頭市場;當DIF和DEA跌落零軸之下就是空頭市場,長期研究發現,MACD的零軸可以近似看作是一條拉平的60日價格平均線。
實例解析:湖北能源( 2011年11月~2012年7月)
從圖中可以看出:
(二)MACD金叉
指MACD的快線DIF線自下而上穿過DEA慢線,MACD由綠柱轉為紅柱,代表股價由下跌開始轉為抬升,意味著多頭市場的開始。
按照金叉與零軸線位置關系的不同,可以分為零上金叉和零下金叉。
1、零上金叉:DIF和DEA都處于零軸上方時所形成的金叉。
因為當DIF和DEA都位于零軸上方,說明市場整體處于多頭市場,此時若DIF上穿DEA形成金叉,則可靠性極高,這往往意味著新一波漲勢的開始,而且上升幅度較大。
實例解析:福建水泥 (2006年10月~2008年4月)
2、零下金叉:指在DIF和DEA都處于零軸下方時,DIF上穿DEA所形成的金叉。因為當DIF和DEA都處于零軸下時,處于空頭市場,此時DIF上穿DEA形成金叉,一般只是空頭市場中短暫的反彈,所以它的穩定度和可靠性都比較低,反彈的力度一般也不大。當DIF和DEA在零下形成二次或多次金叉時,穩定度及可靠性都會大大提高,反彈力度一般比較大。
實例解析:春蘭股份 (2011年4月~2011年9月)
(2)天業通聯(2010年12月~2011年10月)
由此可知:
MACD金叉操盤口訣為零上金叉靈光光,零上死叉不靈光。
(三)MACD死叉
指DIF快線自上而下穿過DEA慢線,MACD柱線由紅柱變為綠柱,表明股價由上升轉為下跌,意味著空頭市場的開始。
按照死叉與零軸線位置關系的不同,可以分為零上死叉和零下死叉。
1、零上死叉:指DIF快線和DEA慢線同在零軸上方所形成的死叉。
因為DIF快線和DEA慢線同在零軸上方,說明市場整體處于多頭,DIF下穿DEA所形成的死叉往往只是多頭市場中的一個回調,可靠性不高,且調整幅度不會太大。
實例解析:福建水泥(2011年2月~2011年8月)
2、零下死叉:指在DIF和DEA同時處于零軸以下,DIF下穿DEA所形成的死叉。
因為DIF和DEA同處于零軸以下,所以整個市場處于空頭市場之下,當DIF下穿DEA往往意味著新一波下跌的開始,且可靠性極高,下跌幅度也較大。
實例解析:山推股份(2008年1月~2008年12月)
由此可知
MACD死叉操盤口訣為零上死叉不靈光,零下死叉死光光。
(四)頂背離
指當價格不斷的創新高時,但是對應的MACD指標卻沒有相對應的走高,并且沒有對價格走勢進行有效的驗證,而是背離式的走低或者走平鈍化。這往往意味著上漲行情到了尾聲,趨勢隨時都有可能反轉下跌,頂背離的次數越多,反轉下跌的風險就越大,所以要及時回避風險。
實例解析:華新水泥(2010年11月~2011年12月)
(五)底背離
指當價格不斷的創新低時,相對應的MACD指標卻并沒有相對應的走低,并且沒有對價格走勢進行有效的驗證,而是背離式的走高或者走平鈍化。這往往意味著下跌行情到了尾聲,趨勢隨時有可能反轉上漲,底背離的次數越多,反轉上漲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時候不必盲目割肉,當市場出現明顯的放量上漲信號時,就可以反手做多。
實例解析:福耀玻璃(2008年4月~2009年5月)
三、MACD中的波浪理論
技術分析流派中,美國人艾略特通過研究發現了股價普遍按著上升五浪和下跌三浪的規律循環運行,因此創立了著名的波浪理論。伴隨著股價的波浪式運行規律,MACD也有它自身的“波浪”。
通過對MACD與波浪理論的配合研究,全面的揭示MACD自身的“波浪理論”,從而可以通過MACD來靈活的進行波段操作。
實例解析:華新水泥(2010年4月~2012年4月)
從上圖中可以明顯的看出:
四、MACD波段買賣實戰絕技
通過對MACD基礎以及實戰應用的講解,我們可以全面預測與把握股價運行的頂底及內在的一些規律,我們可以利用MACD輕松地進行波段買賣。
(一)MACD大波段買賣絕技
(二)MACD小波段買賣絕技
MACD基本原理是運用兩條不同速度的股價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EMA)
來計算兩者間的差離狀態(DIF),
然后再對DIF進行指數平滑移動平均。
簡而言之,
M ACD就是對長期與短期的移動平均線收斂或發散的征兆,
加以雙重平滑處理,
用來判斷買賣股票的時機與訊號。
提到了EMA線、DIF線、MACD線,
接下來說明這幾條線是怎么來的。
一、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EMA):每天股價有不同比重,加權平均
一般的移動平均認為每天的股價都有它的重要性,
所以把每天的股價直接平均。
但常常會發生只要其中一天的股價的漲幅較大,
就會影響移動平均的數值。
但事實上,
最近發生的資料應該比較重要,
所以應該用較大的比重計算。
因此,EMA 就是依不同天用不同的權重,計算出來的。
二、DIF線:2條不同天期的EMA相減
DIF 是利用短期與長期的指數移動平均相減,計算出來的。
一般使用短期為12日,長期為26日。
三、MACD線:用DIF再取一次移動平均
計算出DIF后,再取DIF的移動平均,就是MACD線。
一般用DIF的9日移動平均。所以,
MACD指標最初由DIF與MACD兩條線組成,
DIF(快)短期,判斷股價趨勢的變化。
MACD(慢)長期,判斷股價大趨勢。
后來才加入柱狀圖,
柱狀圖是用DIF-MACD 所繪制。
當DIF與MACD 交會,代表趨勢發生轉變。
所以MACD指標是判斷股價波段走勢的重要指標。
一般來說,可用快慢線交叉和柱狀圖,
這兩種方式看出買賣訊號。
用快慢線交叉看出買賣點
1.快線(DIF) 向上突破慢線(MACD)。 →買進訊號
2.快線(DIF) 向下跌破慢線(MACD)。 →賣出訊號
用柱狀圖看出買賣點
柱線=(快線DIF)–(慢線MACD)
當柱線接近0時,
為短線買進或賣出訊號。
1.柱線由負轉正,為買進訊號。
2.柱線由正轉負,為賣出訊號。
最后,仍要提醒投資人,
使用技術指標須注意2件事:一致性與紀律
1.一段時間內固定用一種或者幾種指標法。
2.一種技術指標的使用法不可以隨意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