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單霽翔卸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敦煌研究院院長、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王旭東接任。
單霽翔出生于1954年7月,江蘇江寧人,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師從兩院院士吳良鏞教授,獲工學博士學位。
1980年至1984年,單霽翔赴日本留學,開始從事關于歷史性城市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的研究工作。回國后,他歷任北京市規劃局副局長,北京市文物局局長,房山區區委書記,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文化部黨組成員、國家文物局局長等職。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2012年1月,單霽翔出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正式執掌“紫禁城”,距今已有7個年頭。
單霽翔(資料圖)
上任伊始,單霽翔穿著一雙老布鞋,帶著助理,兩個人花了5個月,走遍了故宮的1200座建筑、9371間房屋。據助理說,光是鞋就磨壞了20多雙,“跟著我們院長,費鞋。”
單霽翔認為,“今天大家接受傳統文化的方式、生活的節奏都不一樣了,我們故宮人要主動適應這個變化。”
7年來,故宮在“變”字上下了大功夫——
2015年,故宮舉辦“石渠寶笈特展”,展出北宋張擇端所繪《清明上河圖》、唐代馮承素摹《蘭亭序帖卷》、宋徽宗趙佶繪《聽琴圖軸》等國寶,引發觀展熱潮。
2016年,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紅,收獲一片贊譽,帶火了文物修復師這個群體。
2017年,單霽翔登上央視《國家寶藏》節目,展示了《千里江山圖》、各種釉彩大瓶和秦代石鼓。
2018年,故宮推出《清明上河圖3.0》高科技藝術互動展演,通過巨幅互動長卷、沉浸劇場、球幕影院,構筑出真人與虛擬交織、人在畫中的沉浸體驗。
2019年2月,故宮成功舉辦“上元燈會”,這是故宮第一次大規模夜間開放,紫禁城第一次被真正照亮。
故宮還推出了許多“腦洞大開”的文創產品,如故宮口紅、“御用筆記本”等,受到年輕群體的追捧。
此外,故宮加強網站的建設,把1862690件文物藏品都公布在網上,并把每一件藏品都拍攝出影像,網友不僅能查閱到每一件藏品的信息,還能圖文并茂地閱讀藏品背后的故事。
一系列成功的嘗試,令原本“高冷”的紫禁城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故宮及單霽翔本人也都成為“頂級網紅”。
然而,單霽翔認為自己其實是“被網紅”,“我就是在故宮博物院里面看門,每天觀眾有序地走進這座博物館,我們做好服務”。
2015年9月,石渠寶笈特展開幕。由于看展的人太多,觀眾們要么排六七個小時的隊,要么起個大早、在午門外等待、一開門就百米沖刺往里跑,才能近距離看一眼《清明上河圖》。
一時間,“故宮跑”成為熱詞。現場有老人向單霽翔“吐槽”,自己年紀大了,跑不過年輕人,“看個展覽,弄得跟參加運動會似的。”
排隊看展的觀眾
為了解決問題,單霽翔到午門口現場辦公,工作人員連夜趕制了1000個號碼牌,“故宮跑”消失,改為分組領號、排隊參觀。
展覽最后一天,為了讓排隊的觀眾們不至于白跑一趟,單霽翔當場承諾: “最后一個觀眾看完以后,我們才關門。”
怕觀眾們渴了餓了,單霽翔安排工作人員燒了2500多杯茶水,還翻箱倒柜找出800盒方便面,分發給大家。他自豪地說:“故宮是全世界唯一一家發方便面的博物館。”
等看展覽的最后一家人離開,已經是凌晨4點,天快亮了。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故宮博物院新任院長王旭東是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此前為敦煌研究院院長。此外,故宮新任黨委書記都海江也于3月上任。
王旭東(資料圖)
1967年2月,王旭東出生于甘肅山丹。他本碩博均畢業于蘭州大學,1991年進入敦煌研究院,開始從事壁畫及土遺址保護。
據王旭東自述,他從小出生在甘肅農村,家鄉非常缺水,所以他當時的夢想只有一個,就是當一名水利工程師,到了考大學的時候,他填寫的所有志愿,從一本、二本到專科,全部都是水利專業,最后如愿被蘭州大學水文地理與地質工程專業錄取。畢業后,他直接毫不猶豫回到家鄉搞水利了。后來,敦煌研究院搞石窟保護,需要專業人才,于是到蘭州大學招人,老師向敦煌推薦了王旭東。
2014年12月,王旭東出任敦煌研究院院長;2017年10月當選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
2017年5月“國際博物館日”,敦煌研究院成功晉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3月,文化和旅游部機關服務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都海江出任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都海江出生于1965年6月1日,籍貫安徽宿松,曾任國家博物館副館長,文化部辦公廳副主任、機關服務中心主任等職。
此前,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由副院長紀天斌兼任。
日前,單霽翔透露,故宮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兩項最大的工程——為時18年的“古建筑整體維修保護”工程和為時8年的“平安故宮”工程都將在明年,也就是2020年竣工。
2020年,是故宮600年華誕。上任之初,單霽翔曾表示,要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如今,接力棒交接完畢,新班子將帶領古老的故宮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