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本文不是教大家做假賬,而是通過了解做假賬方法,讓大家練出火眼金睛,能夠及時識別假賬。受個人能力限制,文章有很多不足之處,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我們知道公司做假賬,基本上是虛增收入,虛增利潤,達到美化報表的目的,虛增收入后,帶來所有者權益的增加,那么資產也要增加,那么怎么增加資產呢?
1、利用貨幣資金科目
這是最簡單粗暴的方法,長期以來,大家都認為銀行存款是最不可能出問題的科目,在報表審計時,銀行存款是必須函證科目,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如康得新財務報表造假案中,就是利用與銀行簽訂的現金管理協議,虛構貨幣資金,從而為財務報表造假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2、利用應收賬款科目
常見的方法就是找關聯方(未披露)簽些合同,銷售方可以通過合同在賬簿上做應收賬款、主營業務收入,然后再找機會,對應收賬款進行減值,從而實現虛增收入的目的,這種方法因為經營活動現金流與營業收入嚴重不匹配,很容易被識別出來,所以老鳥們基本上不再使用這種方法。
3、利用預付賬款科目
企業先對關聯方(未披露)一筆預付賬款,然后安排關聯方(未披露)用這筆預付款項和企業簽訂正常的銷售合同,這樣就避免了營業收入與經營活動現金流嚴重脫節的情況,但是這樣會造成預付賬款長時間掛賬,一般正常情況下,企業預付賬款賬期不會超過半年時間,超過1年就要嚴重懷疑企業是不是通過預付款科目實現洗出企業資金的目的,還有正常情況下企業預付賬款這類經營性資產與營業收入之間基本維持一個較穩定的比例關系,在一定范圍內波動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突然之間預付款項大幅度增加,就要有一個大大的問號。
4、利用存貨科目
為了避免預付賬款長時間、大金額掛賬,有些企業就通過虛增存貨科目,逐步消化預付賬款金額,比較著名的就是廣州浪奇20億洗衣粉跑了、獐子島扇貝跑路事件,套路就是為虛增收入或者干脆就是要占公司的便宜,在報表上掛了一個預付賬款,為了把預付賬款消滅,就虛增存貨,然后再利用存貨減值滅掉存貨,殺人滅口,實現整體報表的洗白。
5、利用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科目
這是目前造假用的最多的方法,控股股東通過預付款項占用企業資金后,然后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消滅預付賬款科目,待在建工程轉為固定資產后,可以慢慢通過正常折舊將固定資產消化掉,這樣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掏空上市公司,像大A股神仙萬福生科,實際控制人先通過預付賬款將企業資金洗出去,然后再用洗出去的一部分資金與上市公司簽訂合同,上市公司虛構收入,再用一部分錢給固定資產注水,以后年度固定資產折舊,慢慢消化注水部分資產,實現了實際控制人虛增收入的目的。
這種方法的好處就是在建工程/固定資產金額很大,一般機構缺乏精確的確定其入賬金額的能力,而且一旦入賬那年蒙混過關,以后就是正常做賬,高枕無憂了。
以上幾種是常見的假賬做賬方法,希望對讀者有幫助,我們希望市場上少一些美顏,多一些真實,拒絕假賬,從你我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