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職場磨礪,堅信一個事實:二十一世紀,最貴的肯定不是人才,而是能夠管理人才的“人才”。經常看到高管們慷慨激昂地呼吁“重視人才”,但被他重視的人才們卻接二連三、迫不及待地作鳥獸散。筆者接觸過幾家企業,從外企的“規則之下,游刃有余”,國企的“一團和氣,暗刀暗劍”,員工回天乏力,處處掣肘,最終心灰意冷,抽身離去。凡此種種,多少都令人感慨。試想95年,怡華集團留住了段永平,兩個月后就不可能有步步高的出現,也不會有幾百人離開小霸王。如果1998年,伊利總裁鄭俊懷能容得下牛根生,那末,最終也不會弄得自己鋃鐺入獄,老牛卻譽滿天下的結局。 風起于青萍之末。善于管理人才的,企業必能蒸蒸日上:馬云賬下的“十八羅漢”,幫助馬云,僅僅用了四年時間,將2003年成立的淘寶網的銷售額從0突破到400億人民幣。先有十八羅漢,后才有馬云這尊佛。柳傳志手下帶出來的孫宏斌、郭為、楊元慶。這是柳的大膽放權和新人的“迎著風茁壯成長,哭著喊著要進步”才帶來聯想的飛速發展。當年巨人塔倒,史玉柱由中國首富,變為中國首負,仍然有20多名骨干相隨,其中四個大學同學被譽為“四個火槍手”,正是這些死士對史的死命支持,才是他咸魚翻身的資本.當史流落在南京街頭,回頭看看身后的十幾雙堅定而熱切的眼神,我想他的感覺一定是自信和溫暖的。華旗集團的馮軍,每當遇到困難時,都會瞪著自己無辜的大眼睛,真誠地看著自己的部下。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從9人刷糨糊開始,到2006年9月7日上市融資1.1億美金。當初沒什么學歷跟著他刷糨糊的鄉下孩子,如今開起了寶馬320,依然對俞忠心耿耿。
老板和人才是互惠互濟,相容共生的關系,新經濟時代下雄心萬丈的企業家們,如何進行人資管理才能達到“善將將”的目標,使天下英才進入彀中,為我所用呢?
中國經濟持續實現了多年的高速增長。很多企業主對經濟效益的追求已經遠遠超過對人才的珍惜,因為自身強烈的功利色彩,也很難使得部屬保持很強的忠誠度與凝聚力。從漢末的桃園三結義到清末孫中山成立“興中會”無不是,歃血為盟,指天立誓。工作是以契約為基礎的利益關系。企業家一味要求員工忠誠,顯然很難做到。員工要求老板白給他工資,也必然是癡人說夢。雇主和雇員到底如何相處,才能促使組織向有利于企業的方向前進呢?我們先來看兩個例子:
動向集團的李義紅,很少批閱文件,多數時候一天也批不上一個。動向上市后融了50多個億,下面的人問他怎么花,我說你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我只是在最后的結果上簽個字。
新東方的俞敏洪:“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像樹一樣的成長,即使我們現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樹的種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間,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自己成長起來。當你長成參天大樹以后,遙遠的地方,人們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給人一片綠色。活著是美麗的風景,死了依然是棟梁之才,活著死了都有用。”
在一切透明的信息化時代,有那個員工是傻瓜?中國五千年歷史的浸淫下,任何所謂的手段和謀術,都好像是陽光下的舞蹈。渴望尊重、追求歸屬感、提供施展的舞臺,越來越成為工薪階層追求的目標。自己以前管人時,領導送了八個字:尊重、理解、欣賞、支持!深以為然。團隊管理其實特別簡單。只要你對員工真誠,就有凝聚力。如果你不真誠,即使你天天給員工發獎金,也留不住賢能之士。管理就是看著對方的眼睛,向他微笑的過程。管理不是玩人的藝術,管理是深入頻繁溝通的過程。是不斷消除內耗,明確組織目標的工作。
管理學上對員工分為兩種:一種是“經濟人”,一種是“社會人”,前者主要是學歷低,素質低,沒有理想和目標。只會偷賴耍滑的人。主要針對于體力勞動者。如民工,商場導購員,車間里的簡單勞動者等等。經濟人的管理,主要依靠負面激勵法,處罰,嚴格的考核,皮鞭,恐嚇等。后者指學歷較高的腦力勞動者。生存之外還有生活。對薪酬不敏感,更關注工作的環境和心情。管理上主要是正向激勵和感情維系。聚會、聯歡、輕松有效的溝通。如果兩種類型的管理發生錯位,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災難!
或者你有很深厚的專業功底但不自持,并且愿意和下屬分享,那么,管理就很簡單。
或者你有很豁達的心胸,又謙虛的心態。有為別人著想的習慣,那么,你也會很容易獲得權威。
或者你有從底層成長的經歷,有春風化雨的笑容,有言行一致的人格,有理想主義者的堅定,那么,你的管理會更加簡單。
管理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歐美管理,傾向于建立一整套標準化的流程和規則來控制過程,其實更加具有實效的是中國式的管理智慧:通過利益共享機制的建立和深入頻繁的溝通所形成的成員之間的信任來達到組織的目的,相對于前者,更加省時省力,易于推行,而且事半功倍。我想,這應該是本土企業所應該深入探討和學習的。
尊重、理解、欣賞、支持,尊重是溝通的前提。理解應該是一種“共情”的能力。欣賞是成本最小的管理。支持當然包括物質和精神上的,它的指向是工作,所以,支持是成本最小的激勵。企業一切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企業一切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對人的問題的解決方法。企業家和小老板的命運的區別,就在于胸懷,是否大肚能容,仁慈天下。企業家和小商人的能力的區別就在于是否善于用人,“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對人的管理其實應該是一個企業的終極管理,相信在價值觀一致的前提下,對員工的”尊重、理解、欣賞、支持”會幫助一個企業走得更遠,更快,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