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小萌物多肉植物 分享多肉養護干貨
想要搶先看更多多肉文章嗎?百度“小萌物多肉植物”關注我們,也可以添加肉咖微信號“showbe”拉你入群,學習更全面的多肉養護知識。并贈送你史上最全多肉植物圖鑒哦!
正文:
有時候正在外邊玩,突然一陣大雨,想想還在陽臺上呆著的肉肉就好心痛。
肉肉究竟能不能淋雨?這是一個大家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有一部分肉友認為雨水是很好的飲料,可以給肉肉補充營養;另一部分肉友則是“天晴曬肉,下雨收肉。”生怕下雨把多肉澆死。
那么問題來了——究竟多肉能不能淋雨呢?
單純的問“多肉到底要不要淋雨?”那這個問題的答案肯定是積極的。雨水是弱酸性的,與經過人為加工過的自來水相比,又少了很多化學成份(除去大氣污染的因素),普遍來說雨水對于植物的生長比自來水灌溉要有益太多了,尤其是雷雨。
之所以強調是雷雨,因為打雷天空是上萬伏電壓的高壓放電,這是自然界最好的固氮方式。空氣中的氮將被高壓放電形成硝酸,隨著雨水降落在土中,如果施用的是有機肥或者用草木灰,腐葉土或者是腐殖質土的話,帶著硝酸降下來的雨水將和土中的物質結合,形成植物生長所必須的硝酸鹽,有利于多肉植物的吸收。
雷雨還可以有效殺滅土中的有害菌。雷雨的高壓放電,同樣能電離氧,之后形成臭氧,溶于雨水中浸潤到土中就能產生一定程度地殺菌效果。 而同時,臭氧在水中也會緩慢的還原成為氧,富含氧的雨水對于植物根系來說,是最好的補充方式了。
然而這也是有許多先決和附加條件的,怎么判斷你家肉肉是否適合淋雨呢?
一、肉肉的根系是否發達?
1、植株的冠幅
還沒超過7cm*7cm小方的是不考慮的,通常小方被用來育苗,種在里面的不是微型種就還是根系不發達的小苗,經不起暴雨的洗禮。快要長滿10cm*10cm盆的可以考慮。
2、根系是否穩固
如果剛翻過盆,還未完全服盆還在長新根系中那建議還是不要冒險淋雨了,爛根的危險系數會很高。
另外還有一個最簡單的判斷方法,用手指輕輕推推多肉的底部,如果還能松動,說明根系還不夠穩固。
二、肉肉品種是否合適淋雨?
1、科屬
那些仙人掌科、番杏科等等原產地在非洲納米比亞年降水量不過幾毫米的,就不要勉強人家非要淋雨了。這里我們討論的是普遍的景天的問題,如果真的是天氣預報連日要下雨,那些不適合的品種,還是早早收進來吧。我們能夠創造的最好的,就是類似原產地中完全“天生、天賜、天養的”自然環境。
2、是否帶粉
一般帶很厚的粉的品種比如雪山、雪蓮,你們應該也是不舍得拿出來淋雨的吧,雖說粉沖掉了對多肉本身機能沒有任何影響,但還是會很心疼呀!
三、花盆的排水性是否夠好?
避免盆土積水,淋雨是讓多肉吸收水分,而不是讓多肉泡水。
紅陶盆可以,美蒔控根盆可以,塑料、陶瓷等其他盆一律不推薦。
用美蒔控根盆以及配套托盤的朋友注意了,如果托盤里積水了,雨水不僅是通過盆的底部排出去,而是有一定水位相當于又通過虹吸反過來浸盆的話。那還是需要及時收進來的,一般淋透時的需水量已經滿足了。這里還有一個tips,萬一托盆里真的已經積水了,一般我的做法是,多肉收進來,托盆里的水不倒掉,而是集合在一起澆一下還在室內的沒淋到雨的成株和小苗,有福同享嘛。
四、配土的顆粒土壤是否足夠?
土壤要保證有足夠的顆粒土,能讓雨水和空氣流通,如果泥炭土的比例很高,那么容易辦結,也不容易干透,是不適合淋雨的。
五、下雨前土壤的干濕情況如何?
如果剛澆過水沒多久,盆土還是濕的,不建議淋雨,多肉跟你一樣需要呼吸,有干有濕一張一弛才能更好的生長。
雷雨雖好,但是淋雨終歸是有風險的,千萬不能多淋,淋雨后高濕,高溫,積水,很容易導致黑腐。
天晴前記得把葉片中心的積水用氣吹吹掉。然后保持通風。
如果暴雨多肉積水了,最好將花盆架起來,或者放在沙地,或者氈子上,讓花盆底部透氣,水分盡快流出。
雨后如果天氣是清爽的,溫度不高通風也不錯,可以讓肉肉盡情的在戶外享受陽光。但是如果是突然放晴,氣溫升高就要把淋雨的肉肉搬回屋里,烈日暴曬會灼傷葉片,土壤溫度突然升高也會導致黑腐。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淋雨之后一定要保證多肉的通風!不通風=高濕度,高濕度+高溫=黑腐/化水
底部留言功能已開啟,歡迎大家吐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