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了,全身怕冷、氣血不暢、關節疼痛、干燥上火、皮膚瘙癢等接踵而至,相信不少人都為此苦惱不已。其實應對這些癥狀,最好的“解藥”就在我們自己身上,按摩這些穴位,消除畏寒等癥狀,值得一試!
陽池穴——消除上肢怕冷
陽池穴位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刺激這一穴位,可迅速暢通血液循環,暖和身體,進而消除發冷。
按摩方法:以按壓刺激該穴位。刺激時,最好是慢慢地進行,時間要長,力度要緩,最好是兩手輪流齊用。
涌泉穴——消除下肢怕冷
緩解手腳冰冷的按摩方法,最重要的一個穴位是腳底的涌泉穴,它是腎經的起點穴位,在按摩的時候可用手心摩擦腳心,引火歸元。
按摩方法:擦到發熱,一般5至10分鐘即可。每天洗澡后、睡前半小時摩擦涌泉穴,治療失眠的效果也不錯。
大椎穴——緩解全身怕冷
這個穴位是督脈與六條陽經的交匯點,是可緩解全身怕冷的重要穴位,按摩或艾灸大椎穴可以通絡散寒。
按摩方法:兩手搓熱緊按頸腰部,用力搓30次左右。有頸椎病的患者可以經常揉按大椎穴。
足三里——提高“耐寒能力”
老話說,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刺激足三里有著抗疲勞、增加血紅蛋白等功效,還能疏肝理氣,通經止痛,強身定神。
按摩方法:以拇指或食指端部按壓雙側足三里穴。指端附著皮膚不動,由輕漸重,連續均勻地用力按壓。
三陰交——保持氣血通暢
女性要保持氣血暢通,才能面色紅潤白里透紅,睡眠踏實,皮膚和肌肉不垮不松。而三陰交就是抗衰老的神奇穴位,常按按這個穴位吧。
按摩方法:用力按揉兩腿的三陰交穴各1-3分鐘左右。
合谷穴——溫暖關節
合谷穴即我們常說的“虎口”,像天寒引起的關節炎、肩周炎等都可以通過按摩合谷穴治療。但孕婦一般不要按摩合谷穴。
按摩方法:將一手拇指立起,用指尖用力按對側手的合谷穴,持續1分鐘,此時會感覺到明顯的酸脹或酸痛感。
關元穴——補腎壯陽
關元穴是人身陰陽元氣交關之處,并且能大補元陽,故名關元。關元穴是治療真陽不足、腎陽虛衰、寒凝血結、陰寒內積的常用穴位,按摩它具有溫腎、散寒、益氣的作用。
按摩方法:擦法,以透熱為度,每日1~2次。
內庭穴——克制冬季上火
內庭穴是胃經的滎穴。滎穴可以說是冬季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腫痛、牙痛、腹脹、吐酸水等不適時,可以多按內庭穴。
按摩方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點揉100次即可。
血海穴——應對皮膚瘙癢
一到冬天皮膚會無緣無故瘙癢的人不妨點按血海穴。血海穴位于膝蓋上方,點按此穴位能夠行血、活血、止癢。
按摩方法:每天用手指在此處點按5分鐘,以輕微酸脹為宜。
編輯:花千豬,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