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長時間治不好,醫生往往建議做手術,需要注意的是,手術治療是腰椎間盤突出最后的治療手段,不到萬一得以都不推薦選擇,手術治療適合于因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無法行走,或行走嚴重受限的患者,也有部分并發癥比較嚴重的患者必須采取手術治療才能得到康復。而做過手術的人都清楚,此種治療方法不但創傷大,風險高,而且很難完全消除癥狀,幾年后再復發的可能性也大,有的患者不得不接受二次手術。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整天忍受著巨大的痛苦,開始是腰疼,坐骨神經疼,下肢放射性疼痛,久而久之,逐漸演變成麻木、腿部感覺減退,下肢發涼甚至抽筋,坐立行走都難持久。腰椎間盤突出群186550989,嚴重者還會出現間歇性跛行、腰部側彎、足下垂、肌肉萎縮等。而由于椎間盤是無血管組織,常規藥物需先經腸胃吸收再經血液循環才能到達病變部位,猶如“隔靴撓癢”,因而療效甚微。同時椎間盤突出日久易鈣化、粘連,而椎間盤突出后椎間隙變窄,椎體受到不正常牽引,必然引發骨質增生、產生無菌性炎癥。手術只是解決了突出物壓迫神經的問題,而對于椎間盤突出引起的這些繼發癥,卻無能為力。
椎間盤突出不做手術可以怎么辦?
腰間盤突出的鍛煉方法:
1、彎腰:轉腰鍛煉法。它包括前后大彎腰、左右側彎腰、左右轉腰等鍛煉,每日早、晚各做1次。按中等速度、稍用力的要求進行,同時要循序漸進。
2、仰臥位背伸鍛煉法:分三步:第一步,五點支撐法,即人仰臥于平板床上,用頭、雙肘及雙足跟撐起全身,使背部盡力騰空后伸,胸腹部向上挺。第二步,三點支撐法,即把胳膊放在胸前,用頭及足跟支撐在床上,全身騰空后伸。第三步,拱橋支撐法,即用雙手及腳撐在床上,全身騰空,胸腹挺起,象一座拱橋。
3、懸垂法:利用門框或單杠等物進行懸垂鍛煉。每日早晚各1次。懸垂鍛煉實際上是繼續進行的牽引治療,它不僅使腰等部位得到放松,而且還增強了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4、拱動腰部。兩腿并攏站定,使勁將腰部、臀部往前拱動、擠壓,直到極限,然后收回。如此反復15次。
5、患者也可以直接使用中藥進行調理。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適當的、正確的鍛煉,有助于身體的恢復。鍛煉也是有一些注意事項的,隨意或不當的鍛煉反而會加重病情,因此,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在鍛煉的過程中一定要特別注意:
1、慢下蹲運動,蹲-站-挺胸活動,快、慢步交替行走鍛煉。
2、脊柱小角度前屈、后伸、側彎、旋轉、環轉腰部活動。
3、仰臥位拱橋式腰背肌鍛煉:仰臥屈膝,用頭部,雙肘及雙足作為支重點,弓形撐起背部,腰部,臀部及下肢,至患者認為最高度后放下,再撐起。
4.飛燕點水式背伸肌鍛煉:患者俯臥位,頭、頸、胸及雙下肢同時抬高,兩臂后伸,僅腹部著床,整個身體呈反弓形,如飛燕點水姿勢。
5、直腿抬高鍛煉:仰臥,主動進行直腿抬高運動至不能上抬,他人輔助進一步抬高5度~15度,患者感腰背部或患側肢體稍感不適或輕微疼痛后,慢緩放下,雙下肢交替進行。
6、如有脊柱側彎身體靠墻直立,雙手中指貼于褲縫,一側中指沿褲縫下滑,脊柱逐漸側屈至極限,再還原。脊柱向右側彎者做脊柱左側屈練習,脊柱左側彎者做右側屈練習。
腰間盤突出的注意事項:
1、飲食宜清淡,多飲水,宜多食含纖維豐富的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2、病人疼痛緩解后,即開始腰背肌功能鍛煉,加強腰背肌保護功能。鍛煉時應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避免疲勞。
3、在急性期患者應臥硬板床休息2~3周,減輕腰椎負擔,避免久坐。護士應做好日常生活護理。注意保暖,防止受涼,受涼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重要誘因。
唐都醫院李維新教授指出,大部分的腰椎間盤突出是不合理的姿勢所致,所以治療的根本應該是矯正不合理的姿勢。倒走一直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方式,倒走過程中可以有效矯正腰部(腰椎前凸)的不合理姿勢,減小骨盆前傾和腰椎前凸的同時,還能鍛煉自身肌肉,使腰椎間盤突出得到有效緩解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