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是指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反復練習形成并發展,成為一種個體需要的自動化學習行為方式。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
作為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習慣應該了解,根據孩子的特點,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應該從這幾方面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1、要從小節開始,持之以恒。有許多的“細節”,諸如坐的姿勢,讀書的姿勢,書寫問題等等,平時要注重把這些細節養成好習慣,必須注意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習慣是經過重復或練習而形成的自動化了的行為動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須有一個過程,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從細微之處著手,需要不斷強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滲透。久而久之,學生的習慣就自然形成了。
2、培養孩子認真完成作業及其他學習任務的習慣 ,要求孩子按時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家長督促孩子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家長監督孩子做作業要像上課那樣嚴格要求,避免孩子邊做作業邊玩耍。這樣做,可以減少乃至避免學習時走神或注意力渙散的情況,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也是幫助學生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掌握能力的關鍵措施,對學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義。
3、培養孩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提前預習課程,把不懂的內容做好記號,等到第二天到了學校可以主動向老師提問,學習不懂的知識,這樣就有針對性,方向明確。復習時候抓住知識點,做好知識結構清理,重難點明白。對各科內容進行交換復習,合理安排好復習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
4、培養孩子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養成勤思好問的學習習慣。 積極舉手發言表明孩子好學,勤思好問,認真學的一面。說明孩子有上進心,有利于開拓思維,提高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習成績。 同時也是培養和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這一習慣的培養應貫穿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習思維方法,思想能力的培養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5、要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沒有興趣,談不上什么喜好,就不會付諸行動,又哪里有習慣可培養呢?激發起孩子的興趣, 學習就會積極主動, 就會學得輕松而有成效,各種好習慣就更容易形成。而自信心是進取心的支柱,有了自信,興趣就更濃厚,就會對自己所進行的各項學習活動充滿希望,支撐自己直到走向成功。
6、培養孩子不斷總結、反醒的學習習慣。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不時停下來,甚至回頭望,一段時間內,學習效果怎么樣,成績與不足,需要及時總結,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都是一種財富,通過不斷反醒,才能更好地在后一階段的學習中,逐步改進、完善、提高,才能把學習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陣地,那就是學校。各位家長,需要經常跟孩子的課任老師溝通,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只有家校互通,才有可能把孩子的教育做得更完善。相信通過家庭、學校雙方的努力,孩子一定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