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縣長青小學 馬書艷
2019年5月28日,我有幸參加了進修學校組織的小學數學、語文學科“教學新秀”教研活動。我一共觀摩了建設小學顏鶴老師的《同數連加解決問題》、長青小學劉瑤老師的《棉花姑娘》、涼水中心校王麗老師的《數學廣角——推理》、勝利小學謝玉南老師的《小毛蟲》、姜家店小學左琳老師的《簡單的小數加減法》和圣水中心校姜峰老師的《數學廣角——搭配(二)》六節課。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設計思路讓我真實感受到他們的扎實的基本功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為我下一步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在我看來,不同的教師演繹不同的風采,卻展現同樣的精彩。在這次聽課過程當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執教老師的那種良好的教學機智,豐富的語言,神態、動作等方面的表現以及老師們的良好的課堂應變能力,讓我進一步體會到教師自身素質的重要性。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極強的學科,憑空想很難把答案想出來。那么如何去提高學生的興趣呢?低年級的學生處于好奇心極強的年齡,什么都喜歡問為什么。為此,教者在教學中,恰當地把握學生好奇心,創造生動、活潑、和諧的教育氛圍,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應該注重直觀教學、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保證新知教學、注重動手實踐等方面一個有機的整體組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系。我們要堅持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勇于實踐,敢于創新,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踏踏實實地上好每一堂數學課。
通過聽課,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現代教育提倡學生自主學習,但不等于教師可以放任自流,而應成為學習的指導者,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要認真地看,仔細地聽,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并且考慮下一步要如何指導學生學習。特別是現在提倡討論式的學習,教師應參與學生的討論,及時指導學生的討論,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精神。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在設計問題時要“跳一跳,夠得著”,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堂有實效的課要做到確定好教學的起點、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捕捉課堂的生成點,教學風格樸實一點,雙基訓練扎實一點,教學容量厚實一點,學生思維活躍一點,教學方式靈活一點。在這短短一天的時間里,讓我深切體會到優秀的課堂是情智共生的課堂,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讓學生心靈閘門不斷開啟,讓學生智慧的火花不斷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