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管理層舞弊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在這場鑒證活動中的博弈似乎從未停止。就此,我們歸納了一些常見的管理層舞弊方式,并提出了幾點應對措施供大家參考。
一、
管理層舞弊的常見方法
01
關聯方交易轉移利潤,侵吞資產
指管理當局自身或讓關系密切的他人設立一個公司,與本公司進行關聯購銷交易,以低于市價的價格賣出本公司產品或勞務,或以遠高于市價的價格買入關聯方公司的產品,以此侵占本公司的資產,將本公司利潤轉移至實際控制人、受益人為自己的關聯公司,從而挪用大批資產,損害本公司的利益。
02
關聯方虛假交易或高價交易
管理層出于虛增利潤,提升經營業績等動機,與關聯方進行虛假銷售,從而增加利潤表披露的總收入和總利潤,而未披露關聯關系。具體來講,管理層設立一個虛擬的公司,與該公司開展交易,銷售虛假存貨,形成收入;或通過以高于市價幾倍的非常規價格銷售產品至關聯方,虛增利潤。
03
改變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
管理層通過對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變更,直接影響相關會計科目的計算結果,進而影響整個財務報表的數據,對投資者進行了虛假的信息披露,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譬如:改變存貨的計價方式;改變固定資產的折舊方式,由年限平均法改變為雙倍余額遞減法;降低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等。其中,對那些應收賬款占比高的企業來說,降低壞賬準備計提比例的方法對財務數據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
04
研發費用支出資本化
根據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規定,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在發生時費用化,開發階段的支出,滿足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資本化。雖然政策對無形資產的確認條件給出了界定,但實際資本化符合情況卻難以有一個清晰的邊界。企業,尤其是具有研發性質的企業,可以通過混淆費用化和資本化的邊界,將實際研發費用支出資本化,結果就是,既虛增了資產,又降低了費用,使得整個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都更加“美觀”。
05
虛假回款或隱瞞資金受限
企業在結賬日之前回款,在結賬日之后付款,從而增加報表日幾天的現金量,其實平日賬面上的現金流量非常少?;蛘唠m賬面有大額資金,但因涉嫌管理不善或面臨訴訟,現金質押等問題而導致企業賬面資金受限,真實現金可能很少。
06
債務重組等
企業通過債務重組等方式,可以直接降低巨額債務,通過債務豁免或轉化為實收資本等方式,拉平利潤和資產負債比率。
二、
審計應對措施
01
保持適當的職業懷疑
保持職業懷疑態度是貫穿審計人員整個審計計劃階段、實施階段以及完成階段的必然要求。一個稱職的審計人員首先要具備強烈的好奇心和敏銳的觀察力,以職業懷疑的態度看待被審計單位,才有可能從中發現到被審計單位舞弊的蛛絲馬跡。
02
深入被審計單位經營狀況和行業狀況
舞弊三角
深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狀況能夠讓審計人員更加熟悉被審計單位,更高效地進行審計,從而有效地發現可能的舞弊行為。如果公司之前在資本市場中時刻處于優勢地位,為了維持公司形象,或持續提升管理層經營業績,舞弊的動機就已經產生。此外,如果相關行業市場市場處于低糜狀態,而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顯示出與其不匹配的利潤,那么審計人員就要針對這種反常,考慮舞弊的可能。
03
關注關聯方交易,其他應收應付款
上市公司背后往往有一個龐大的集團公司,其關聯方關系異常錯綜復雜。在審查關聯方時,審計人員很少會關心公司的上層控股集團,以及該控股集團的上層控股集團,一旦公司企圖通過某一個關聯方進行舞弊,就加大了審計人員審計的難度。其他應收應付款作為調節公司利潤的利器,很容易被企業做文章。通過重點審查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的明細科目,賬證相符,賬賬相符,可以較容易地窺到企業部分經營的面貌。
每一次博弈都是鑒證業務領域的一次推動,審計人員和被審計單位有責任確保用于審計的資源為利益相關者提供正確的決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