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雞 周王后的“外交代表” |
發表時間:2017-01-13 來源:寶雞日報 |
![]() 說到“周原”,人們一定不會陌生。曾經的周原膴膴,成就了禮樂文明之都;如今的周原遺址,成為了中國考古之重。 寶雞周原遺址曾入選“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值得注意的是,由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三家單位組成的周原考古隊從2014年9月啟動了周原遺址新一輪考古工作。2014年年底,考古人員在遺址的核心區域發掘出一處殷商遺民的墓葬區,其中發現了一座保存完整墓葬,并出土了眾多珍貴文物。經過初步清理,通過總計100余字的銘文判斷,考古人員將墓主人的身份鎖定為商代遺民“昔雞”。 令人驚喜的是,這座位于岐山縣賀家村的周原遺址核心區域的“昔雞”墓不僅從未被盜過,保存完好,而且是已發掘的18座墓葬中最大的一座貴族墓。 參與考古發掘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教授孫慶偉介紹,這座墓葬長3.7米,寬2米,墓口距離地面有1.3米。根據出土文物判斷,應該是一座西周早期偏晚時期的貴族墓,對應的朝代應是西周昭王、穆王時期,墓主身份應為士大夫一級。同時,這個貴族墓已發現有青銅容器17件和陶器、原始瓷器20余件,器物特征表明該墓時代約在西周早中期之際。 據了解,“昔雞”墓享有一槨兩棺。清理后發現,其不僅擁有眾多陶器、玉器、貝幣等文物,而且擁有大小30余件青銅器。尤為重要的是,在墓主的頭箱中,就擁有21件青銅器,主要包括方鼎、圓鼎、簋、爵、斝、尊、觶、卣、斗、鏃、戈和錛等,可謂從禮器、兵器到生產工具等種類繁多。 在一件青銅簋上,考古人員發現清晰銘文:“王姤乎昔奚雞艿姞于韓,韓侯寶用貝、馬,敢揚王休,用作尊彝。”銘文講的是,周王的王后命令昔雞去一個諸侯國韓國見一個貴族,韓國的諸侯就賞賜了昔雞貝、馬等,昔雞覺得很榮耀就做了青銅器紀念此事。 孫慶偉表示,這個墓主人他參與了當時周王朝里甚至王室家族里的一些事務,其等級相當于“士”。從銘文反映出,昔雞跟周王的王后直接有關,說明他是在宮室里邊工作的,其他工作性質比較重要的,有時相當于“外交代表”,已接近當時周王朝的最高層。 也有專業人士表示,根據青銅器的銘文可以有一個基本的判斷,這個可能是墓主人,墓主人叫“昔雞”,或職為“雞人”。 這里講的“雞人”,是官名。《周禮·春官·雞人》載:“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嘂百官。凡國之大賓客、會同、軍旅、喪紀,亦如之。凡國事為期,則告之時。凡祭祀,面禳釁,共其雞牲。”簡單說,雞人就是掌供辦雞牲,凡舉行大典,負責報時、警夜。 當然,關于“昔雞”背后的故事,還有待考古學者的進一步研究,但我們相信,這座墓葬為考古人員研究西周時期的民族政策和商周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記者 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