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非洲的乍得共和國是公認的沒有未來的國家,乍得坐落于非洲中部,與利比亞,蘇丹,中非等國接壤,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乍得和蒙古國一樣,是一個內陸國家。我們都知道,鄰海國家或地區可以靠著貿易線做生意發財,乍得沒有海岸,只能自給自足,但此國境內除了無邊無際的沙漠外,幾乎沒有他國愿意購買的資源。更悲慘的是,乍得全國唯一的一個湖泊乍得湖也在日益枯萎,據科學家估算,乍得湖可能在未來的十年內完全干枯。
乍得湖是乍得的母親湖,沒了此湖,別說是國家的發展,就是普通公民生存都是個問題,為何會造成這種現象?
首先是非洲的特殊氣候,熱帶地區氣候炎熱,溫度奇高,普通的綠洲幾個星期就會消失,像乍得湖這樣的大湖,長期處于這種水蒸發大的環境下本就不會有擴張的趨勢。況且此湖還要供乍得人每年每月使用,乍得沒有地下水,普通人要喝湖水,家畜也要從乍得湖中獲得水源,長此以往,乍得湖水位越來越低。面對這種趨勢,乍得政府也沒有太放在心上,前者只是象征性的下達了節約用水的標準,然而民間的乍得人還是該干什么干什么。
最后一點,乍得湖缺少外部水源的注入,此湖上游鮮有河流,因此乍得湖唯一能夠獲得補充的方式就是依靠雨季降雨。顯然,這種方式收效甚微。
7000年前,乍得湖水域面積高達33萬平方公里,到了2000年,作為非洲四大湖泊之一的乍得湖竟然只有1.78萬平方公里的水域,七千年的工夫中消失了二十分之十九,可想而知此湖情況有多糟糕。2007年,人們驚訝的發現乍得湖只有2500平方公里的水域,到了今天,我們已經很難想象乍得湖究竟還能有多少水域存留下來,估計在不久的將來,乍得湖也會和中國的羅布泊一樣,永遠消失在地球上。
誰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非洲的飲水成本本就比其他地區要高,乍得湖消亡后,不知道乍得國的未來會是如何。畢竟此國內部矛盾激烈,除了搖搖欲墜的政府外,還有難以扶持的經濟,乍得國居民普遍居住草皮房,吃價值幾毛錢的食物。在一次世界各國發展趨勢的報告中,乍得排行倒數第三,顯然未來道路坎坷,希望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