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825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東漢末年,三分天下,諸葛亮是一位很重要的人物。他隱居在隆中,有著大志向。他覺得,要不就一直隱居下去,要不就得做高官,有著十足的話語權。后來,劉備三次到隆中拜訪,誠心邀請,令諸葛亮十分感動。
諸葛亮是足智多謀之人,對劉備十分忠心。即使劉備死了,自己也為了蜀國鞠躬盡瘁,努力幫助劉備完成遺愿。于是,開始了一次次的北伐,最后死在了北伐的路上。
當時諸葛亮做好各種準備,趁著曹魏換新皇帝之際攻打曹魏。起初收獲不多,占領了幾座城池。不過慢慢的,遇到的困難越來越多。到了后來,接二連三打了敗仗,將諸葛亮累死在了五丈原。
北伐失敗了,諸葛亮也殉職。不過,直到今天,大家都被他的忠心所折服。可是,有人也在猜測著,如果北伐真的成功了,諸葛亮是繼續輔佐劉嬋,還是自己做皇帝呢?古代最忌諱的就是功高震主。如果北伐成功,即使諸葛亮沒有什么反叛之心,都會被劉嬋猜忌。
因為諸葛亮更得民心,比劉嬋更適合做皇帝。面對比自己還有資格做皇帝的人,劉嬋也不可能留著,會想盡辦法去除掉對方。不過,更多人想知道諸葛亮是怎么想的。
至于諸葛亮是怎么想的,大家沒有機會知道。但是曹操曾經評價過諸葛亮,他說一旦諸葛亮北伐成功,肯定會繼續做忠臣,但是絕對不會放權。天大的功勞已經被皇帝劉嬋所忌憚,萬一放下手里的權力,肯定沒有好下場,沒準子孫后代都會受到牽連。
另外,諸葛亮最崇拜的人就是管仲,很重視與劉備之間的感情。即使北伐成功,諸葛亮也不會做出被人譴責的事情,更不會對不起劉備。或許他真的像曹操所說的那樣,做一個有權有勢的大臣,既然皇帝忌憚自己,又不敢輕易除掉自己。
沒錯,諸葛亮很聰明,肯定不會做出被世人唾罵的事情。盡管他有很大的功勞,也不會廢掉劉嬋。當然,這些只是大家的猜測,不知道是不是諸葛亮內心的想法。不過,這么看來,諸葛亮北伐的失敗,好像也不是一件壞事兒。最起碼他為自己的國家而死,為了蜀國百姓而死。死的很光榮,還不會被世人所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