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牙兒
字數:737字,閱讀時間:約2分鐘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姓氏更是中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早在母系社會時,為了區分各個部落,于是有了姓,氏是代表了她們所居住的地點或者職業。比如這幾個部落都姓姬,你是高陽氏,我是軒轅氏,這樣就很好區分了;后來到了父系社會,氏就演變的有模有樣了。黃帝一族的子孫便都有了自己的姓。姓氏合一,就是在秦國滅了六國以后,被滅國家的子孫,大多會把自己的國當姓,有的直接把氏當姓,有的把姓當氏,慢慢的姓氏就為一體了。那些以國名當姓的后來就成了中國姓氏中的大姓。
除了大姓,還有少數很特別的姓氏,讓人讀起來總覺得有些別扭。比較常見的“朱”姓,如果按照習慣在姓前面加個小字或者老字,叫起來未免有些許尷尬。當然,在朱元璋開創的明朝,老百姓是不敢明目張膽的叫這個姓的,也有不少女性偷偷的給自己改了姓。
姓氏是一個人的家族標志,也是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系的體現。所以在介紹自己時,往往會先介紹姓氏。比如姓“焦”,焦姓華夏的古老姓氏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而焦姓的始祖就是神農氏的后裔焦伯。現在,人們要是聽到焦裕祿這個名字,感覺沒什么別扭的,但是向別人介紹時會說自己姓焦,讓人聽起來不免有些尷尬。
還有一個很常見的“死”字,死做為姓氏,讀音作四聲,死姓來源于鮮卑族,在隋唐時期,少數的鮮卑族人融入了漢族。至今在河南省的洛陽、開封市有少量的死氏人口。如果有人姓死,你要叫他小死,或者老死,那就很尷尬了......當然,稀少的姓氏不只這兩個,還有姓“睪”的,如何介紹,自己腦洞一下。但是要有人經常拿別人的姓氏來取笑的話,那就有點兒不地道了。因為有時候一個笑話,可能會傷害一個人。
大家還知道那些特別的姓氏,歡迎留言討論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