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在一半悠然安暖,一半蕭索冷冽中輪回;日子,在淡然中前行,不知不覺,已滿是冬日的味道。
如果說四季是一首詩,那么歲月就是寫詩的人,冬就是詩篇里最完美的落筆,寥寥幾筆的勾畫,黑白相間的色彩詮釋著冬日里的靜美。
冬日一塵不染的遼闊,是如此純潔而豁達,浪漫中又透露著平凡,凄冷又潤瑩著溫馨的味道,寂靜中清冷著淡然于世的孤傲。
孤是人生中的一種常態,孤傲是因為生命的底線不容踐踏;
人活于世,貧瘠的物質更要有孤傲的情操;茍活于社會底層,也當淡泊于世。
人生如夢,生命無常,何不像眼前的冬日,滿目白雪皚皚、阡陌俱靜。昔時的繁華,到最后都會變得如此純粹和簡潔的娑婆世界。
不禁讓人感嘆,人生一世,草木一生,來如風雨,去似微塵;生命的起始與結局都一樣,到最后都是空空如也……
就算你高官厚祿又怎樣?也是每天上班,山珍海味又怎樣?也是糞土一堆,榮華富貴又怎樣?也是一縷青煙化灰塵;最后又得到了什么?
古語有:“家有黃金萬兩,食不過一日三餐;家有廣廈千間,臥不過一榻之地?!?/span>
你看,人活得還不如眼前的雪花,紛紛揚揚的飄灑在天地間,不喧囂,不煩擾,詩意般灑脫;人還不及它之領悟,不如放空自己,讓心思單純些,人就活得灑脫些。
不如淡泊于世,不喜不悲,不慕世間風物情長;淡然地活著,一雙冷眼看世人,滿腹詩書讀出塵世百態。
淡泊是一種優雅到死的一種心態,一種涵養,一種境界。
淡泊是山澗潺潺緩流的小溪,幽美而不妖嬈,淡然而不糾纏的前行。
淡泊是種菊東籬下,悠然望南山,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平常愜意的活法。
淡泊是醉人的夏夜,月華滿地,輕紗籠野,風柔蓮香的靜謐。
做一個真正淡泊的人吧!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在物欲橫流的當今世界,我們更應該淡泊人世間的名利,淡泊人世間的榮譽,淡泊人世間的誘惑。保持一份超然塵世的心態,謝絕繁華,修身養性回歸初心。
耐得住清心寡欲,才能洗凈心靈,常言道:“無欲則剛”,“寡欲則清”,其實這也是一種淡泊。
淡泊的活法,雖是柴門陋室,花藏草深,一爐一缽,亦歌亦可賦。春來花語弄晴,夏時蛙鳴蓮動,秋葉絢爛靜美,冬日殘陽安暖。孤臥于溪水苔蘚之上,戲水烹魚;亦可煮茶松林竹下,愜意自樂。
雖是白屋,但'談笑有鴻儒,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種閑情雅致,千金也難換來。
當官者如果能以淡泊的心態對待功名利祿、物欲情色,就不會墮落其志,就不會辜負人民的重托,就不會脫離群眾,就不會囚禁于牢獄。
君不見報端常有某官整日為名所累,為利所困;貪了不該貪的錢,占了不該占的物,睡了不該睡的女人;看著面子光鮮艷麗、道貌岸然,暗地里提心吊膽,生怕齷蹉交易敗露,一有風吹草動就準備逃跑;哪里還能安安穩穩的睡上一覺,正大光明的吃一餐飯,那還有什么幸??裳裕?/span>
所以人啊,要淡泊于世,不貪不占,不計不較,不攀不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升化人格,洗煉人性。
放下不容易?塵世凡間,花開總有花落,云聚終會云散;白云蒼狗,世事無常,變幻莫測,在這個中,人人但要學會放下,最后都得放下。
修行又何難?淡泊于世,不慕世間風物情長,自在觀自在,誰就能自在。
※鄒謇,一個癡迷寫作、國畫,喜歡花花草草的中年大叔,已出版散文集《淡淡的槐花香》,長篇小說《太醫令》,《冥圖》,《春野小村長》,《我們的青春拐角》等作品。感謝您的閱讀、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