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肺受刺激的自然反射,能排出肺內過多的分泌物或粘液。如果肺充血又咳痰,抑制咳嗽則是不明智的。
單一成分的鎮咳藥難以找到。感冒和咳嗽的治療藥中,常是祛痰劑加鎮咳藥。一些專家似乎都不理解把某種使痰易于咳出的藥與某種鎮咳藥合用的意義。愈創術酚甘油醚(guaifenesin)被認為有助于肺分泌物的咳出。
無痰的咳嗽或干咳使人非常難受,尤其是在夜間。鎮咳藥能緩解咳嗽而有助于平靜睡眠。可待因是一種強效鎮咳藥,在就寢時應用是有幫助的,因為它有輕微的鎮靜作用。由于可待因是麻醉藥,有些人擔心會成癮。實際上,成癮并不常見,但在美國許多州要求憑處方購買。
哪些藥屬于鎮咳藥
鎮咳藥大多通過對延髓咳嗽中樞的抑制或對氣管黏膜的局部麻醉而起鎮咳作用。故將鎮咳藥分為中樞性鎮咳藥和外周鎮咳藥兩類,前者作用于咳嗽中樞,后者作用于中樞以外的部位。中樞性鎮咳藥又分為成癮性中樞性鎮咳藥和非成癮性中樞性鎮咳藥。成癮性中樞性鎮咳藥主要包括可待因、復方桔梗片等,非成癮性中樞性鎮咳藥包括美沙芬等。
外周止咳藥是通過降低呼吸道感覺神經末梢對刺激的敏感性而產生止咳效果的。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常用的有復方甘草合劑(方中含阿片)、各種止咳糖漿,口服后能覆蓋在發炎的咽部黏膜上,使黏膜少受刺激,而起到止咳作用。目前還有一些既有鎮咳作用又有化痰作用的復合制劑。此外還有止咳化痰中藥,像川貝枇杷露、蛇膽川貝液、羅漢果止咳沖劑、蛇膽陳皮液、通宣理肺丸等。
鎮咳藥不宜睡前服用
上呼吸道感染時,適度地咳嗽能祛除呼吸道表面的細菌、病毒,以及黏膜產生的“廢物”,但咳嗽時間太長,尤其是影響夜間睡眠時就會讓人無法忍受。很多人為了不影響睡覺,會在睡前服止咳藥,其實,某些情況下這種做法可能適得其反。
“針對咳嗽的藥物主要有兩種,一是鎮咳,二是祛痰。”專家介紹,前者如右美沙芬、復方甘草片等,后者如溴乙新(比嗽平)、氨溴索(沐舒坦)等。根據伴隨癥狀,咳嗽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干咳無痰或少痰,另一種是咳嗽有痰。
干咳無痰時服右美沙芬見效快,但要注意它屬于中樞性鎮咳藥,連續服用一般不要超過7天。另外,咳嗽有痰的人單獨服用這類止咳藥,可能導致痰液滯留在呼吸道,尤其在睡前服更會阻塞呼吸道,突然加重咳嗽,因此,如果咳嗽有痰,最好同時服用鎮咳和祛痰類藥物,或使用兼備兩種作用的藥物,如復方甘草片。如果痰液黏稠則需要使用黏液溶解藥,如必嗽平、沐舒坦等,這類藥物能稀釋黏稠的痰液,使之易于咳出。
此外,很多人一咳嗽就認為是“感染”,便要吃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其實這是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