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清晨起的越來越早,晚上睡的也越早。昨天晚上不到七點就上床休息,所以今天清晨起來才兩點鐘。
寂靜中,周圍各種聲音,石英表走動聲,呼吸聲,耳朵內血液流動聲,嗡嗡聲。
安靜,寧靜,黑暗,都是相對的。最安靜的地方聲音最多,最寧靜的時候,內心活動最明顯,念頭此起彼伏。最黑暗的地方都有亮光。
安靜,才能夠聽到細微的聲音。寧靜,是為了看清內心的波動。黑暗,才能發現微弱的光明。
聲音不會破壞安靜,反而襯托安靜。念頭不影響寧靜,反而讓我們感知寧靜。沒有黑暗做背景,我們更不可能看到光線。
經常生活在吵雜中,熱鬧中,明亮中,人的聽力,視力,覺察力,都會下降,甚至失去。
安靜不是一種存在,它只是聲音的消失或者減弱。寧靜也不是一種物質,而是念頭的止息或者減少。黑暗不是存在,只是光線的不在或者微弱。
我們創造許多名詞概念,給事物許多定義解釋,都沒有實相,不是實相,只是頭腦的抽象或者形象。
太多我們想象力創造的并不存在東西,我們已經離開真相,真心,完全活在幻想中,用名詞解釋名詞,用概念代替概念。
真相是無法說,無法寫的,能說出,能寫出的都不是真相。所以佛陀強調:“如來無法可說。”
無所得是真正的得。如果認為有所得,就是被法束縛,就是執著煩惱。
寫作的境界也是這樣,不得已而寫,但是要明白真理是無法通過文字到達或者傳達的,只能用心感悟。
“道”不是道路,沒有一條路能夠通向“道”。沒有任何方法能夠使人得道,放下方法才能得道。
無為和有為不在于形式,無為不是不做事情,而是做事情但是不執著,過后無痕,心中干干凈凈,了無牽掛。
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情。無為是出世,不使用頭腦。有為是入世,使用頭腦。
人活一世,必須有為,才能建功立業,積累福報,造福大眾,實現自己人生價值。
更需要無為,無我,無煩惱痛苦,才能度過各種逆境,坎坷,無常,生死。
人生太復雜,沒有淵博的知識不行,沒有世出世間的智慧更不行。
儒釋道是老祖宗的智慧法寶,我們不學習,不吸收,不實踐,就是入寶山而空手歸,妄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