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一般分為單純性急、慢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干燥性鼻炎和萎縮性鼻炎等,屬中醫“鼻窒”、“鼻藁”等病范疇。是臨床常見多發病。
多因外邪浸犯,脈絡受阻,奎滯鼻竅;或脾肺虛弱,肺氣失宣,脾失健運,氣血痕滯,客于鼻竅所致。若遷延失治,又可轉成慢性。
1、溫陽止鼽湯
【來源】申斌,《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桂枝、白芍、防風各6克,黃芪10克,炙甘草、蟬衣各3克,藿香、烏梅、訶子肉、茜草、徐長卿、干地龍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加減】氣虛明顯者,加黨參、百合各10克;陽虛明顯者,加蓽撥、仙茅各10克,細辛2克。
【療效】治療39例,顯效3例,有效28例;無效8例。有效率為79.50%。
2、辛蒲湯
【來源】谷志平,《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生黃芪20克,白術、防風、當歸、辛夷花、五味子、石菖蒲各10克,白芍15克,細辛3克,蟬蛻、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加減】惡風怕冷、自汗,重用黃芪至30克;頭痛,加白芷10克;黃膿涕,加黃芩10克,敗醬草20克。
【療效】治療34例,臨床治愈(癥狀消失,鼻黏膜恢復正常)26例;好轉(癥狀好轉、鼻黏膜略蒼白)7例,無效1例??傆行蕿?7.06%。
3、斑蝥方治鼻炎
[方 劑] 斑蝥適量。
[制用法]上藥生用,去足翅研細末,貯瓶備用。
[用 法] 用時取斑蝥粉適量,以水或蜂蜜調為稠糊狀。病人取仰坐或仰臥位,擦洗干凈印堂穴。取1小塊膠布,中間剪一黃豆粒大小的孔,先貼于印堂穴,后將藥粉直接涂于小孔之內,外以膠布貼蓋,24小時后去掉。通竅拔毒。
[療 效] 治鼻炎。
[驗 證] 治療680例,痊愈537例,顯效100例,無效43例,總有效率為93.58%。
[備 注] 引自1990年《上海中醫藥雜志》(2)。
4、蒼耳油方治鼻炎
[方 劑] 蒼耳子15-20粒,豆油50克。
[制用法] 將蒼耳子炒后,再將豆油沸騰無沫再放蒼耳子,至蒼耳子煎至黑色焦狀為止,再用紗布過濾。將過濾后的藥油浸泡紗布條( 1 厘米x4 厘米)備用。取油紗條放置在雙下鼻甲上,隔日或1日涂藥1次,也可用此藥油滴鼻,1日1次。
[功 效] 祛風、消炎、通竅。慢性單純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及肥厚性鼻炎。
[驗 證] 治療51例,顯效29例,好轉16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8.23% ,但對肥厚性鼻炎效果一般。
[備 注] 引自1988年《黑龍江中西藥》(l)。/
5、復方麝香膏治過敏性鼻炎
[方 劑] 白芥子、細辛、甘遂、辛夷各等份,麝香適量。
[制用法] 將前4味藥共研細末,貯瓶備用。麝香研細另裝。用時取藥末適量,用姜汁調成糊狀,做成如銅錢大的藥餅。藥面放入少許麝香,分別貼敷于肺俞(雙)、膏盲(雙)、百勞(雙)穴上,、每次貼6-8小時后除去,10天貼藥1 次,3-6次為一療程。
[功 效] 溫化逐飲,通竅抗敏。治過敏性鼻炎。
[驗 證]治療158例,顯效29例,有效60例,無效69例,總有效率為56.4%.
[備 注] 引自《治驗秘錄》
6、蒼耳散治鼻淵
[方 劑] 蒼耳子、辛夷花15克,香白芷10克,薄荷葉3克,細辛5克,冰片1 克。
[制用法] 上藥共研極細末,貯瓶備用,勿泄氣。每用少許,以消毒藥棉薄裹之塞人患鼻孔中。每日1-2次,10日為1療程。間隔3- 5日再斷續進行下1療程,直至痊愈。
[功 效] 疏風清熱,通竅止痛。鼻淵。
[驗 證] 治療23例(病程最長者8年,最短者11天)治愈18例,好轉3例,無效2例。
[備 注] 引自《中藥鼻臍療法》 。
7、耳穴方
[藥物]王不留行子。
[用法]取消毒后的王不留行子貼在小塊膠布中間,用 75%酒精消毒雙 耳、內鼻、外鼻、肺、腎上腺穴,每穴位貼上王不留行子膠布。按壓上不留 行藥子,力度要適中,每次按壓 30 余下,使耳部產生脹、重、痛的感覺,每 天 3 次以上。5 天換藥 1 次,休息 2~3 天再行第 2 次壓藥,4 次為 1 療程。
[療效]治療過敏性鼻炎50例,痊愈8例,顯效33例,進步 9 例。
[來源]呂長青,浙江中醫雜志 1991;?。矗梗?
8、芪術蒼辛湯
[藥物]黃蔑 20 克,白術 10 克,蒼耳子 9 克,防風、辛美各 6 克, 炙甘草 5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伴頭痛者加白芷 5 克,蔓荊子 9 克。 [療效]治療過敏性鼻炎 130 例,痊愈 47 例,好轉 65 例,無效 18 例??傆行蕿?86.5%。
[來源]陳仁華,浙江中醫雜志 1991; ?。玻保?
9、健固湯
[藥物]黨參、白術、茯苓、苡米各 15 克,巴戟天 10 克,地龍、露蜂 房、鉤藤各 8 克,辛荑花(包煎)6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 。保?天為 1 療程。
[療效]治療過敏性鼻炎87例,48例顯效,33例好轉,6 例 無效。
[來源]符之武.浙江中醫雜志?。保梗梗玻弧?/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