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簡稱“陜”或“秦”,省會古都西安。自然區劃上因秦嶺-淮河一線而橫跨北方與南方。位于西北內陸腹地,橫跨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中部,連接中國東、中部地區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樞紐。下轄1個副省級市、9個地級市
圍繞西安的城市
西安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全市下轄11區2縣, 總面積10108平方公里。2015年末常住人口870.56萬,其中城鎮人口635.68萬,城鎮化率72.61%。其中圍繞西安的城市有:咸陽、寶雞、漢中、安康、商洛和渭南
1、咸陽
咸陽,陜西省地級市,位于陜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咸陽東鄰省會西安,西接國家級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西北與甘肅接壤。
咸陽夜景
咸陽是秦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秦始皇定都咸陽,使這里成為“中國第一帝都”。咸陽也是古絲綢之路的第一站,中國中原地區通往大西北的要沖。旅游景點有咸陽湖、茂陵、乾陵、昭陵、楊貴妃墓
茂陵
2、寶雞
寶雞古稱“陳倉”、“雍城”,典故“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發源地,譽稱“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公元757年因“石雞啼鳴”之祥瑞改稱寶雞。是關中——天水經濟區副中心城市,地處關中平原西部。
寶雞夜景
總面積1.82萬平方公里。2016年末常住人口377.50萬。其中城市戶籍人口102萬,位居全省第二位,是陜西兩大百萬人口城市之一。旅游景點有5A:法門寺、太白山;關山草原、紅河谷、炎帝陵、九成宮等
法門寺
3、漢中市
漢中市,陜西省下轄地級行政區(市),被評為中國最美十大城鎮之一,國家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涵養地,被譽為“漢人老家”。位于陜西省最南端,北依秦嶺山脈,南屏巴山淺麓,形成漢中盆地,自古就被稱為“天府之國”和“魚米之鄉”
漢中夜景
漢中是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水的源頭,陜南地區最大城市,是關中天水經濟區和成渝經濟區的重要連接樞紐,是西安到成都的必經之地,也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的美譽。旅游景點有西漢三遺址、褒斜棧道、武侯墓、張良廟、南湖、定軍山、黎坪等
武侯墓
4、安康市
安康市,位于陜西省東南部,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漢水橫貫東西,河谷盆地(安康盆地)居中,安康地處秦巴腹地,漢水之濱,被譽為"西安后花園"。
安康夜景
安康市面積23391平方千米,耕地28.9萬公頃,2012年安康市總人口310萬。因境內土壤含硒元素豐富,又被譽為“中國硒谷”。隨著西康高速、西康鐵路(雙線)全線貫通,安康全面融入西安2小時經濟圈。旅游景點有香溪洞、擂鼓臺、南宮山、瀛湖風景區、千家坪森林公園等
瀛湖風景區
5、商洛市
商洛始名于漢朝。 漢代指上雒(縣)和商(縣)的地域合稱。是陜西省地級市。位于陜西省東南部,東臨河南省,東南臨湖北省,北、西北、西南分別與陜西省渭南市、西安市、安康市接壤。地處秦嶺山地,因境內有商山洛水而得名。
商洛夜景
商洛市共轄商州區和鎮安縣、丹鳳縣、商南縣、洛南縣、山陽縣、柞水縣1區6縣。市域面積19851平方千米,總人口251.74萬(2014年戶籍人口)。商洛名勝古跡有筆架山風景區、柞水溶洞、二郎廟、豐陽塔、大云寺等及陜南地區唯一的一個5A級景區商南金絲大峽谷、牛背梁、天竺山、月亮洞及待開發的佛誕地等
金絲大峽谷
6、渭南市
渭南市,隸屬于陜西省,古稱下邽、蓮勺。位于東經108°50′-110°38′和北緯34°13′-35°52′之間,地處陜西關中渭河平原東部,是陜西省的“東大門”
渭南夜景
總面積約13134平方千米,戶籍人口560萬(2010年六普數據)為陜西省農業大市和人口第二大市。渭南位于八百里秦川最寬闊的地帶;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旅游景點有西岳華山、蒲城橋陵、合陽洽川、富平陶藝村、韓城黨家村等
龍首黑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