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各種野菜紛紛吐露新綠。野菜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大部分都有清熱解毒、消炎利濕等作用,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
1、香椿:補腎養發生發
香椿有補虛壯陽固精、補腎養發生發、消炎止血止痛、行氣理血健胃等作用。凡腎陽虛衰、腰膝冷痛、遺精陽痿、脫發者宜食之。
2、柳葉柳芽:敗火
柳葉有清熱,敗火,解毒的作用。柳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曬干后,可以炒著吃,也可以泡茶。
3、馬齒莧:防治糖尿病
馬蜂菜(馬齒莧)的藥用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恒定,對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
4、莧菜:防貧血
莧菜(西甜骨)的功效:貧血患者、嬰兒手術后及骨折病人食用的佳蔬之一。特別是貧血患者,更適宜較多食用。因莧菜中的鐵、鈣由于沒有草酸的干憂,其利用率較高,沒有副作用,有利于血液的合成與再生。
5、野艾蒿:散寒止痛,溫經止血
用于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 衄血,崩漏經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膚瘙癢,脫皮。
6、車前草:利尿祛濕
車前草(車轱轆菜)功效:主小便不利、尿道炎、淋濁帶下、水腫脹滿、暑濕瀉痢、目赤障翳、痰熱咳喘。
7、薄荷:散風解熱
薄荷(銀丹草):可作藥用亦可食用。薄荷是散風解熱藥,它所含的薄荷油是藥用的有效成分,常用于防治傷風感冒、咽喉疼痛等。
8、番薯葉:健脾益氣,滋腎潤肺
富國菜(番薯葉): 具有健脾胃、益氣力等保健作用,清熱解毒和滋腎潤肺的功效。
9、萵筍:抗過敏。
萵筍又叫“春菜”,是最適合春季吃的蔬菜之一。萵筍含豐富的維生素、鈣、鎂、膳食纖維等成分。日本研究發現,萵筍中的某種物質可以抵抗春季因過敏而引發的鼻炎,能夠緩解過敏病人的痛苦。
10、豆芽:防口干唇燥癥狀。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開春吃豆芽,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向春生,有利于肝氣疏通、健脾和胃。
1、紅棗花生粥
做法:將紅棗丁和山藥丁加白糖腌30分鐘,花生仁與梗米一同入鍋,加清水適量,武火煮至米粥濃稠時,再加入紅棗丁、山藥丁及適量白砂糖,用文火煮10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紅棗花生益氣血、助消化。提高人體免疫力,防治骨質疏松和貧血,軟化血管。青少年生長發育高峰期缺鈣食用棗類食品有療效。
2、蓮子小米粥
食材:小米30g、蓮子50g、泰國香米30g、清水適量
做法:
準備食材
將食材全部洗凈,放入鍋中,一次性注入適量的清水。
蓋鍋蓋,大火煮滾。
轉文火,將雙筷子架在砂鍋邊上,再蓋鍋蓋,邊大火煲粥,邊時不時攪拌一下。
見到粥已粘稠,即可關火。
功效:小米有調節睡眠的作用,蓮子具有清心醒脾,補中養神,健脾開胃的功效。
3、甜玉米紅薯粥
食材:紅薯 200g、玉米1跟、糯米80g、大米80g、水適量
做法:
糯米、大米洗干凈用冷水浸泡1個小時。
紅薯、玉米洗干凈。
玉米切成小塊兒。
煮鍋加水,玉米入鍋煮。
紅薯去皮切成塊。
玉米煮10分鐘后,紅薯入鍋同煮。
5分鐘后,糯米、大米入鍋同煮。要適時攪拌,以免粘鍋。
煮至食材熟,關火5、6分鐘后即可盛出享用。
功效:紅薯粥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適合氣血不足、慢性消化不良、神經衰弱、健忘等患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