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兒坐位,家長以一手固定患兒頭部,用另一手的拇指指腹,輕輕按揉患側下頜部1~3分鐘。
(2)以拇指端按壓下關穴1分鐘,使局部有酸脹感并向下頜部放散。
(3)以拇指指腹從下關穴推向頰車穴,反復操作15~20次。
(4)以拇指按揉并彈撥雙側合谷穴,各1~3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兒坐位,家長以中指指腹點、按揉患側的太陽、耳門、下關、頰車穴,每穴操作30秒~1分鐘、
(2)患兒仰臥位,頭偏向一側,家長以掌根反復按揉患兒頜面部,以透熱為度。
或按下列方法:
(1)患兒仰臥位,頭偏向健側,家長以拇指指腹按揉太陽穴1分鐘,然后、自太陽穴開始分抹至耳上部,反復操作15~20次。 (2)以中指指腹自上向下,按揉耳屏前2~5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
(3)以指點按同側外關穴1分鐘,對側合谷穴1分鐘。
(4)患兒俯臥位,家長以單掌橫擦肩背部1~3分鐘。
(5)按揉脾俞、胃俞、腎俞穴各1分鐘。
生活調理
(1)按摩療法對于早期患兒效果顯著,對于久治不愈,病情遷延者,可配合針灸、理療、拔罐等綜合治療。
(2)患兒在吃東西時,不要用力過猛,要培養良好的咀嚼習慣。
(3)適當進行身體鍛煉,增強體質,避免局部感受風寒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