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時,您應該對快門速度以及它對圖像所產生的效果有透徹的了解。當使用較快或較慢的快門時,會拍攝出怎樣的效果?讓我們通過以下例子探究不同快門速度所產生的不同效果吧。
注意事項
-較快的快門可以“凍結”主體的動作。
-較慢的快門速度會因主體的動作而產生動態模糊效果。
-您可以通過快門速度調整進光量。
快門速度(即曝光時間)是快門打開并讓光線進入相機內的傳感器的時間長度。快門速度以1秒、1/2秒、1/4秒……1/125秒至1/250秒等顯示。
較快的快門速度會縮短光線進入相機的時間,而較慢的快門速度則會延長這段時間。因此,快門速度越慢,進入相機的光線便越多。
快門速度不但能讓您控制曝光量,也能改變拍攝主體動作的方式。在較快的快門速度下,您可以完全“凍結”移動物體的動作。相反,當您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時,您便能令物體的移動方向變得模糊,例如拍攝流水,瀑布,夜景車流等。
通過快門速度來改變拍攝對象的狀態
EOS 5D Mark III / EF24-105mm f/4L IS USM /焦距:105mm/快門優先模式(f/14、1/10秒、EV+1.3)/ISO 100
EOS 5D Mark III / EF24-105mm f/4L IS USM /焦距:105mm/快門優先模式(f/8、1/160秒、EV+1.3)/ISO 100
EOS 5D Mark III / EF24-105mm f/4L IS USM /焦距:105mm/快門優先模式(f/4、1/2500秒、EV+1.3)/ISO 400
請注意上面三個例子中加黑的快門速度的變化,不同的快門速度,對拍攝主體的影響也是不同的。
照片模糊情況分為兩種,分別是「動態模糊」和「相機抖動」,它們分別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動態模糊是由主體動作比快門速度快時引起的,在此情況下,由于背景并沒有移動,因此只有主體會顯得模糊。相機抖動是由握住相機的手在釋放快門時震抖時引起的,令整個圖像變得模糊。以上兩種情況都可以通過提高快門速度來防止出現模糊問題。
上面這張照片中,背景是清晰的,只有船是模糊的(船是移動的),可見它不是由相機抖動引起的。
這種照片已經糊了,由于快門速度過慢,或者按下快門時手抖了。
舉個例子,當我們將快門速度從1/30秒提高至1/60秒時,快門速度打開的時間便會減半,我們將這種操作稱為「將快門速度調快1Stops」。反過來說,當我們將快門速度從1/60秒減慢至1/30秒,快門速度打開的時間便會增加一倍,這種操作稱為「將快門速度調慢1Stops」。
一般來說,除了1Stops外,單反數碼相機的快門速度亦可以用1/2Stops或1/3Stops的間距調整。例如使用1/2Stops時,1Stops會分成兩個間隔,增加一個額外速度,帶來1/30秒、1/45秒和1/60秒的快門速度。通過使用1/2Stops這種較小的間距,我們便能更精細地調整進入相機的光量。
每個相機型號都有預設的快門速度上限及下限,您可以自由地在此數值范圍內調整快門速度。使用1/8000秒高速快門的相機時,您不但能在相片中“凍結”快速移動物體的動作,而且即使在明亮的環境下亦能把光圈開得更大(即調低f值),這樣有利于拍攝帶有淺景深的相片。除此之外,在自動曝光模式中,很多相機都擁有低至30秒的快門速度下限。如果您想進一步減慢快門速度,可以使用B快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