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億”的效果是真的猛,氣勢如虹,氣勢如虹啊,朋友們!
上周,A股和港股是全球主要股指中唯二上漲的品種。什么道瓊斯,什么納指,什么法國德國英國日本俄羅斯,全部都在跌,只有我們在漲。
難得啊,朋友們,難得大A會領漲全球股市,太不容易了!
轉折點剛剛出現,主力資金就敏銳地捕捉到了機會,他們迫不及待來抄底了!今天兩市成交額也是放大到一萬多億!
主力資金都買了些啥?我們現在可以跟上嗎?今天,院長就給大家盤點一下。
主力資金買了啥?
回顧三季報來看,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寶中證醫療ETF最受主力資金歡迎,凈申購份額居前,分別獲凈申購376.88億份、133.95億份、111.78億份。其中滬深300ETF(510300)目前規模已經超過1200億元。
而從上周的數據來看,四類ETF成為主力抄底的首選。(以下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第一類是A股“核心資產”滬深300相關的寬基ETF,凈申購合計達158.59億元,這個數字基本上可以認為是匯金出手的成果。
第二類是醫藥生物行業相關的ETF。在份額增長排名靠前的前20只ETF中,醫藥生物相關ETF凈申購就高達18.39億元。這也是最近反彈特別猛烈的方向,連續兩根大陽線了。
第三類是科技創新相關的ETF,包括科創板50ETF、科創芯片ETF、半導體ETF、芯片ETF等,合計凈申購16.68億元。半導體本就是今年的主線,下半年消費電子周期也開始回暖,整個板塊可能又有了事件驅動的機會。
第四類是券商相關的ETF,合計凈申購13.29億元。每次市場轉強,總有券商的身影,這也不奇怪。
滬深300大家都很關注,但相信朋友們入市并不是為了拿到基準收益的,我們還需要超額收益,因此院長就忽略它了。
醫藥、半導體這些熱門板塊,既然有資金關注,那就必然有一定的機會。
但具體機會在哪些細分方向呢?我們還有沒有更好的冷門標的選擇呢?下面院長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醫藥大跌又大漲,還能買嗎?
醫藥板塊是今年調整比較劇烈的板塊。
以A股為例,截至10月27日,只有艾力斯業績超預期、邁威生物Nectin4 ADC臨床數據超預期,因而股價漲幅明顯。其余大部分個股都已經回到今年年初的水平。
而港股的資金流入流出更自由,歷來受到美股影響更嚴重,股價彈性也更大。港股創新藥(931787)從年初高點至8月低點,累計調整幅度超過40%。最近兩天,又開始強勢上攻,上周五大漲6.98%,今天繼續上漲5.01%。(來源:同花順iFinD)
在醫藥各細分領域中,港股創新藥這波表現是最給力的。這里面有三個原因:
第一,創新藥在醫保中有豁免,降價幅度較小,因此創新藥上市公司的利潤空間相比傳統藥企更大,前景更好。
第二,創新藥企業符合上層鼓勵的方向。一方面是為了打破外國公司在關鍵疾病治療上的壟斷,另一方面是海外醫藥很多不限制價格,如果研發出更好的藥品,就能賺到海外消費者的外匯。
第三,港股創新藥歷來是高彈性的標的。港股很早就允許正在研發優質藥物但暫時沒有收入的企業上市,單獨買其中一只股票風險很大,但整體來看卻是很好的高風險、高回報的資產包,特別適合通過ETF進行布局。
從港股創新藥的K線圖來看,經歷過大幅調整、走平之后,目前已經有了率先突破的跡象。
來源:同花順iF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