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在暑熱天氣、濕度大和無風的環境條件下,由于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喪失過多,表現為: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中暑后喝藿香正氣水似乎是“萬能”的,事實上這并不完全正確。
中醫上對中暑有陰暑、陽暑、濕暑之分,陰暑是指人們因天氣炎熱,過分貪圖陰涼、納涼不當,以致暑熱與風寒之邪乘虛侵襲而導致的疾病,如夏季感冒、急性腸胃炎、消化不良等。
而陽暑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中暑(熱射病),由于高溫等因素引起。
為治療這種夏季著涼的陰暑,便設計了這一辛溫散寒的方子,就是藿香正氣水,功效是“解暑”,意思是解陰暑。
北京中醫藥大學郝萬山教授說:“藿香正氣散里的主要藥就是藿香。”
為什么把它叫作正氣呢?因為夏天感受了濕邪、風寒,這叫不正之氣。感受不正之氣后,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嘔吐、拉肚子,這時用這個方子來糾正這個不正之氣,所以把它叫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其實是一個辛溫散寒的中藥方。后來大家把藿香正氣解陰暑,理解成了解中暑,這就很滑稽了。
01
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孕婦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療的患者,均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藿香正氣水。
藿香正氣水經酒浸而成,酒精濃度高達40%-50%,作用更顯著,但不適合幼兒、年老體虛、酒精過敏、同時服用頭孢類藥物的人群或從事特殊職業(如駕駛員、運動員、高空作業者等)的人服用。
服用藿香正氣類感冒藥時,最好不吃甜食,包括水果、飲料等。因為甜食有生濕作用,而藿香正氣類感冒藥是解濕的,兩者作用相互抵消,藥的作用會降低。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成藥。
風寒感冒不宜喝藿香正氣水。
05
藿香正氣水不具備預防或干預中暑的作用,高溫中暑出現發燒、出汗、乏力癥狀時,不宜服用藿香正氣類藥物,會加重病情。
在服用藿香正氣類藥物時要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飲食宜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