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者:俞曉藝 2467人已讀
定時檢查視力可以預防眼底病。
視力直線下降、視物變形、眼前經常有黑影飄動、眼前有閃光感等等,這些都是眼睛出現“大問題”的高危信號,因為這些癥狀的“罪魁禍首”往往在于眼底發生了病變。
1.哪些人群最受眼底病的“青睞”?
眼球前面的角膜、虹膜、晶體等被眼科定義為眼前節,后面的玻璃體、視網膜、脈絡膜等定義為眼后節。在眼后節的底部都稱之為眼底。眼底由視網膜、眼底血管、視神經乳頭、視神經纖維、視網膜上的黃斑部,以及視網膜后的脈絡膜等構成,這些部位的病變統稱為眼底病。
“如果把眼睛比作照相機,眼球前面的病變相當于鏡頭壞了,眼底病變則是底片出現問題。眼底病病種繁多,病因復雜,治療難度較大。”眼底病的病因與全身性疾病有關,如:糖尿病、腎病、高血壓等。眼底病對人的危害主要是影響視覺能力,嚴重的可致盲。
視網膜脫離、黃斑變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視網膜靜脈阻塞、復雜眼外傷等是常見的眼底病。
“眼底病雖對視力影響很大,但只要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就可幫助多數患者保留有效視力。”
視物變形:看東西變大、變小或彎曲是眼底病的一個重要癥狀,常常表明眼底視覺最銳的黃斑有病變;眼前黑影飄動:嚴重者常提示有玻璃體混濁或出血;眼前閃光感;視野縮窄或缺損;色覺改變:如色盲等。
另外,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中老年人,出現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全身疾病時,千萬不要只顧著治療原病,而忽略了極易并發出現的眼底病,應定期到眼科檢查有無眼底的病變,做到及早防范。
“糖尿病患者是眼底病最青睞的人群之一,這類人群患病后需定期'造訪’兩個科室:一是治療糖尿病的內分泌科;二是眼科,而且治療之后需要定期復查。”俞曉藝強調說。
2. 玻璃體視網膜手術
是治療眼底病的“神兵利器”
由于眼底病較為復雜,因此治療難度較高,不少患者往往只能忍受著病痛的折磨,甚至是無奈地接受失明的殘酷現實。
“過去,治療眼底病傳統的方法顯得有些'笨手笨腳’,由于難以直觀地查看到眼底的情況,因此稍復雜的眼底病就會讓醫生頭疼。”隨著玻璃體視網膜手術的運用,尤其是近幾年的改進和發展,眼底病手術的成功率明顯提高,通過手術既可達到治愈或控制眼底病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使有些原本無法治療的嚴重眼底病獲得恢復光明的機會。
例如在嚴重的眼底外傷中,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能在直視下準確取出異物,避免盲目性,將對周圍組織的損傷降到最低點。另外,還可同時將眼球內的所有情況都“偵查”一遍,解決存在的其它隱患,避免多次手術對患眼眼內結構損傷,降低了患者住院費用,最大限度恢復患眼的視功能。
47歲的吳先生就是玻璃體視網膜手術的“受益者”。近段時間,吳先生的視力“直線下降”,視物有黑影,他趕緊到醫院就診,診斷為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玻璃體積血,通俗而言,就是眼中的血管堵塞了,視網膜缺氧而發生水腫、充血。進行藥物治療3個多星期,然而視力卻每況愈下。而后,他選擇了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手術后幾天,回醫院復查眼睛,視力已經從原先的0.4上升為1.0。
像吳先生這樣的病例,如果不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將會在短時間內導致嚴重后果,例如出現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白內障等,甚至會失明。
據了解,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最主要運用于:復雜性視網膜脫離、嚴重眼外傷、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阻塞等。
“進行手術治療后,并不意味著從此以后就'高枕無憂’,定期復查至關重要。”因為眼底病往往是由于各種全身性疾病所導致,“根”不除,眼底病隨時就有復發的可能,而定期復查能隨時“偵查”到“敵情”,及時解除“危機”。
3. 微創手術也“不甘示弱”
如果說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是治療眼底病的“神兵利器”,那么,微創手術則是治療眼底病的“新式武器”,兩者相互配合能發揮巨大的“威力”。
據介紹,目前治療眼底病最實用的微創技術為23G微創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該微創手術切口只有0.6mm,手術時間短,傷口幾乎沒有出血,不需切開結膜,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術后炎癥反應也幾乎沒有,患者異物感、疼痛感、流淚等刺激癥狀極其輕微。
在適應癥范圍內,如黃斑裂孔、黃斑前膜、玻璃體積血、單純視網膜脫離、外傷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高血壓視網膜病變、視網膜血管阻塞、黃斑水腫、眼內炎等,23G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能夠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醫中藥對眼底病治療有獨到之處。目前國內外80%以上治療眼底病的藥物為中藥或天然植物提取物。中醫治療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視網膜微循環、激發視細胞活性以及提高視神經功能。
健康小貼士
如何預防眼底病?
1、保持樂觀健康的心態;2、生活起居有規律,不過度用眼;3、盡量減少紫外線照射眼部,中午出門遇到陽光強烈時最好戴防護性太陽鏡;4、避免外傷;5、積極防治高血壓、糖尿病、風濕病等全身性疾病;6、定時檢查視力及眼底;7、發現視力異常等癥狀時及時進行眼底檢查,必要時做眼底熒光血管造影(FFA及ICGA)、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全自動視野計檢查及眼部電生理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