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者:張明亮
⑵連翹
性味歸經:甘,寒。歸經:肺、胃、心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散結
應用
①用于眼瞼紅腫灼熱,疼痛,白睛紅赤有,黑睛生翳等。常與用金銀花、荊芥等配伍治療急性瞼腺炎、病毒性瞼皮炎、瞼緣炎、眼瞼蜂窩組織炎、急性結膜炎、沙眼、急性細菌性結膜炎、病毒性結膜炎、點狀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細菌性角膜炎、視神經乳頭炎等眼病初期,證屬風熱在表者。銀翹散《溫病條辨》金銀花、連翹、桔梗、牛蒡子、荊芥穗、薄荷、淡豆豉、蘆根、淡竹葉、甘草。
眼科臨床運用時常去方中薄荷、淡豆豉,加柴胡10g、黃芩10g,以增祛肝經風熱之功;眼癢者,加防風10g、桑葉10g、菊花10g,以增祛風之力;眼紅腫者,加生地黃15g、赤芍10g,以增清熱涼血之功;皮膚干燥者,加天花粉10g,以生津潤燥;眼內癢甚者,加蟬蛻5g、烏梢蛇10g,以祛風止癢;眼內干澀較重者,加沙參10g、麥冬10g,以養陰生津。用于治療化膿性炎癥者,加蒲公英10g、紫花地丁10g,以增強解毒之功;結膜充血明顯者,加野菊花6g、紫草10g,以清熱解毒,涼血退赤;睫狀充血,熱邪較重者,加赤芍10g、牡丹皮10g、板藍根10g、大青葉10g、菊花10g、紫草10g,以助清熱散邪,涼血退赤之功;胞瞼微紅腫,羞明多淚者,加蔓荊子10g、防風10g、桑葉10g,以清肝明目。用于治療風邪襲目之視神經乳頭炎,加菊花10g、細辛3g,以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熱象不顯,或有表寒者,去淡竹葉,加防風10g、藁本10g,以祛風散邪;眼球轉動疼痛明顯者,加牡丹皮10g、紅花5g、雞血藤10g,以通絡止痛。
②用于治療風熱客肺所致白睛紅赤,白睛結節,白睛胬肉等。常與生石膏眼科、黃芩配伍治療風熱客肺所致的急性細菌性結膜炎、病毒性結膜炎、細菌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淺層鞏膜炎、翼狀胬肉進行期而肺火較重者。瀉肺飲《眼科纂要》生石膏、黃芩、桑白皮、梔子、羌活、荊芥、防風、白芷、連翹、赤芍、木通、枳殼、甘草。
若球結膜充血水腫明顯者,重用桑白皮,加桔梗10g、葶藶子6g,以瀉肺、利水消腫;加生地黃10g、牡丹皮10g,以清熱解毒,涼血退赤;角膜點狀浸潤病灶者,加蟬蛻5g、刺蒺藜10g,以祛風退翳;大便干結者,加大黃10g(后下)、芒硝10g(沖服),以通腑瀉熱。
③用于里熱熾盛,黑睛生翳,黃液上沖等 常與黃連、黃芩等配伍,治療治療火毒熾盛之細菌性角膜炎。涼膈連翹散《銀海精微》連翹、黃連、梔子、黃芩、薄荷、大黃、芒硝、甘草。
若畏光流淚甚者,加防風10g、荊芥10g,以祛風散邪;眼分泌物多者,加金銀花10g、蒲公英15g,以清熱解毒;大便不結者,去大黃、芒硝。此方寒涼藥較多,不宜久服,中病即止,否則損傷脾胃。
④用于眼癢,干澀不適,胞瞼 內面脈絡模糊,眥部紅赤,有少量顆粒,色紅而堅,狀如花椒。常與薄荷、黃連配伍治療沙眼、急性細菌性結膜炎。連翹薄荷煎 《眼科六要》(連翹、薄荷、川芎、黃連、黃芩、黃柏、土茯苓)。
⑤用于白睛紅赤,癢痛灼熱,眵多黏稠等。常與黃芩、夏枯草等配伍治療 急性細菌性結膜炎、急性病性結膜炎,麥粒腫等。連翹湯《臨癥指南醫案》(連翹、薄荷、黃芩、山梔、夏枯草、青菊葉、苦丁茶、桑皮)。
⑥有關連翹治療眼病的論述:
.《雷公炮制藥性解》:解毒,散結,消腫。治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瘰疬,小便淋閉。
.《本草經疏》:癰疽已潰勿服,大熱由于虛者勿服,脾胃薄弱易于作泄者勿服。
.《日華子本草》:通小腸,排膿。治瘡癤,止痛。
⑦現代藥理研究
.有抗炎、抗菌、抗病毒、解熱、鎮痛、強心、利尿、抑制磷酸二酯酶、降血壓、抑制彈性蛋白酶活力、抗內毒素等作用,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用于癰疽,瘰疬,乳癰,丹毒,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神昏發斑,熱淋尿閉;常用連翹治療急性風熱感冒、癰腫瘡毒、淋巴結結核、尿路感染等癥,為雙黃連口服液、雙黃連粉針劑、清熱解毒口服液、連草解熱口服液、銀翹解毒沖劑等中藥制劑的主要原料。
.連翹在體外可抑制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白喉桿菌、霍亂弧菌、鏈球菌等。對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強心、利尿作用:連翹的果皮中含齊墩果酸,所以有強心、利尿作用。
應用注意事項:虛寒陰疽者忌服。
用量:5-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