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30公里外的一個村莊里,每到周末,當地的男孩們都會聚集在一個簡易拳擊臺旁邊,這里最小的拳擊手僅有10歲。這個拳擊臺由前輕型重量級冠軍阿里戈·奇康達創辦,在村里有個綽號叫“Wafa Wafa”,當地肖納語里意為“能活著出來算你走運”。
雖然也不至于真的會在拳擊臺上被打死,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受過傷。對于這些貧困村莊出身的孩子而言,這種拳擊臺上的對戰既血腥又殘酷。
津巴布韋的失業率很高,很多青少年都酗酒或濫用藥物。為了幫助誤入歧途的青少年迷途知返,阿里戈·奇康達創辦了這個簡易的拳擊臺。“我們通過拳擊訓練約束孩子們。一旦專注于訓練,他們就很難被毒品引誘。”這位前拳擊冠軍說道,他鼓勵津巴布韋的青少年接受拳擊訓練,盡管他們成為職業拳擊手的機會十分渺茫。圖為10歲的小拳擊手庫祖依·奇姆瓦亞,腦袋還沒有拳套大。
支撐場地繩索的只有幾根金屬棒,拳擊臺的“地板”也由于連日的大雨而泥濘不堪。但盡管如此,這里還是聚集了許多來訓練的孩子,他們穿著破舊的牛仔褲和短袖T恤,光著腳站在場地上。
整個拳擊臺只有兩副拳擊手套,而且都磨損過度,對于年紀最小的孩子來說,手套的尺碼大得有些夸張。
而村莊附近的購物中心,常常會聚集一些酒鬼和不良少年,一些青少年通過從黑市上買來的咳嗽糖漿享受類似嗑藥的快感,他們常常麻木地坐在街角,像僵尸一樣。“開始練習拳擊后,我就漸漸疏遠了那群人。”17歲的阿貝·奇特索卡指著街角的那些青少年說道。
“拳擊訓練都是免費的,有助于孩子們在現階段保持專注,使他們不會被各種不良的事物吸引,但我希望他們中的一些最終能夠走上職業拳擊臺。不過,拳擊這項運動在津巴布韋沒有得到支持。我們開展職業巡回賽的這么多年以來,從來沒有獲得過任何贊助。”作為這個小型“搏擊俱樂部”的常客,津巴布韋拳擊管理委員會的前秘書長吉爾伯特·梅內西說道,“我們正在考慮把有天賦的孩子送到納米比亞訓練。”
庫祖依·奇姆瓦亞(左)今年10歲,他出拳穩定,閃避靈活,像一個小小的職業拳擊手。“我已經在這里訓練了兩年了。”他說,“我想面對年齡更大,身體更強壯的對手。”但這個提議被教練拒絕了,為了避免孩子受到傷害,對手必須是同一年齡段的。
“我們最大的挑戰就是說服父母,使他們明白這項運動是安全的。”其中一位教練帕姆森·桑庫拉尼說道,“這里缺乏適當的設備,也缺乏醫療工具,這些都讓父母們感到不安。”
不過庫祖依的父親歐米伽就沒有這種擔憂,他常常站在人群中看兒子訓練。“他喜歡拳擊,我就讓他去。我擔心如果不去拳擊,他就會和那群酗酒嗑藥的不良少年混在一起。”但即便如此,歐米伽還是希望兒子長大后不要對這項運動過于上心。“拳擊在我們國家賺不到錢,他應該去上學,腳踏實地地生活。就算是現在的訓練,也是完成學校作業后才過來的。”歐米伽說,“拳擊臺是個防止孩子走錯路的好地方,但是把拳擊作為職業,還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