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為什么登機時要保證“行李—旅客”同時登機?
3:客機在空中內部遭遇炸彈爆炸后會留下什么證據?
4 :什么因素沒有讓可以防爆的強化型行李貨柜推廣下去?
請看本期空難改變航空史——炸彈航班 印度航空182號航班
美國官員近日提升了俄羅斯客機空難“炸彈襲擊論”論調,甚至“99.9%”確認空難緣于炸彈爆炸。在航空史上不乏恐怖分子將“炸彈行李”放置在航班上,通過定時引爆的方式制造空難事件。印度航空182號航班就是其中一例,印度航空182號航班是從加拿大蒙特利爾飛往印度新德里及孟買,經停英國倫敦的航班。1985年6月23日,由一架機身編號VT-EFO的波音747-237B型客機(印度航空稱之為為“迦膩色伽皇”,Emperor
Kanishka)執飛,在加拿大到英國的航程中與愛爾蘭領空附近發生爆炸。此次事故共造成329名乘客和機組成員遇難,其中有130多人是不滿18歲的兒童。
圖1、被炸毀的印度航空182號航班飛機,攝于失事前13天,倫敦西斯羅
印度航空182航班經過4個多小時的航程后即將達到英國倫敦,此段航程的機長為印度航空的資深飛行員——漢薩·辛格·納倫德拉(Hanse
Singh Narendra),副駕駛也是具有機長資質的薩特文德·辛格·賓德爾(Satwinder Singh
Bhinder)。當地時間早晨7點10分,副駕駛賓德爾通過無線電聯系位于香農(Shannon)的愛爾蘭航管中心,航管員要求印度航空182號航班保持31000英尺高度飛向倫敦。此時香農航管中心的工作量并不大,現在只有三架出現在雷達屏幕上,另外兩架是環球航空和加拿大太平洋航空的客機,只是他們三個飛機在雷達上的位置出現了重疊現象,印度航空182號正處在最底層。當航管員試圖通過軌跡球分開這些混雜的信號時,他卻只在雷達上發現了兩架客機,印度航空182號航班消失了!航管員試圖通過無線電聯系到印度航空182號航班,但是都沒有收到任何回信。
圖2、三架客機飛行高度模擬圖
預感不妙的航管員隨即向搜尋救援中心通報有架客機失蹤的消息,附近區域的船只也迅速展開救援工作。印度航空182號航班的最后已知位置在可可(Cork)市西南方290千米處,有一艘加拿大籍貨輪在客機失蹤2小時后傳回來一條壞消息,他們發現了客機的一片殘骸還有大西洋上漂浮著尚未充氣的救生艇。接下來的工作則要轉交到事故調查組了,他們將接收此后的工作并查明事故的真相。可可市是愛爾蘭南岸重要的海港城市,印度航空182號航班的遺物也陸續運達這里。可可市病理中心陸續收到上百具遇難者尸體,每具遺體都由攝影師、彈道專家和牙醫來鑒定,專家通過檢查牙齒和面部特征來鑒定遇難者。病理學家通過仔細的觀察發現幾乎所有的遇難者都是在空中便失去了生命,僅有兩具尸體有溺水現象。遇難者還有一個共性特征——他們的衣服都被扯破了,這意味著他們是從萬米高空墜落。還有部分乘客發生了骨折現象,這是人體從高空墜落經過劇烈翻滾造成的。尸體的檢驗結果指明了印度航空182號航班在巡航高度便發生了空中解體,在飛機墜海之前,便有乘客被甩到了客艙外。事故發生的地點也增加了調查難度,空難事故調查的首要任務便是尋找到事故航班的“黑匣子”,這里面包含了很多重要的信息。“黑匣子”落水后會通過無線電信標以指定的頻率發出信號,但是事發地點海域深達6500英尺,“黑匣子”的電池僅能工作30天。事故調查組由英國、愛爾蘭和印度聯合組成,但即使三國聯手合作初期的搜尋也是讓人一籌莫展。
圖3、客機失蹤的大致位置
部分調查員開始查詢客機的維修記錄,機械部件的故障也是導致客機空中解體的原因。他們很快便發現了異常之處,印度航空182號航班搭載了5個發動機,通常情況下波音747客機只有4具發動機,但是這架客機的設計能在機翼下多安裝一具故障發動機,維修人員可以將故障發動機安裝在固定的支架上。印度航空182號航班恰巧搭載了前一班客機的故障發動機,附加的發動機會對客機左側產生巨大阻力,飛行員沒有做好動力補償工作的話就會讓飛機向左偏移,所以調查員提出了第一個大膽的假設:第五具發動機造成了飛機的解體。調查員發現航空維修工程師并沒有將故障發動機安裝正確,這具故障發動的部分內置零件也被取出放置在貨艙內。由于零件體積較大,工程師不得不拆下貨艙門才放置好。如果貨艙門沒有按照正確的方式組裝好,客機在空中也會發生爆炸性減壓事故。但是無論哪種原因引發的事故,都應該留下相應的線索,找到能提供這些內容的“黑匣子”成為當務之急。調查組在搜救行動展開兩周后才確定“黑匣子”的大致位置,由于海底高度過深也給打撈工作來帶很多難度,調查組最終動用深海潛具嘗試四次才找到。
圖4、模擬圖片:5個發動機的印度航空182號航班
調查員讀取“座艙語音記錄儀(CVR)”時發現飛行員的對話突然中斷,飛行數據記錄儀(FDR)的數據也佐證了這一情況。調查員通過分析其中的數據后發現印度航空182號航班在失事前飛機的參數均是正常狀態,這也表明客機在墜落之前并未發生故障。一般情況下客機如果出現故障,會給飛行員留有一定的反應時間。“黑匣子”的兩個記錄儀均為飛機發動機供電,蹊蹺的是兩個記錄儀在同一時間失去電力供應,導致電力系統在飛行員做出反應之前就已經失效。調查員采用排除法的方式將事故原因鎖定在爆炸性減壓或炸彈爆炸。漂浮在海面上的飛機殘骸并不能提供有效的證據,調查員又將目光瞄向了海底。客機殘骸分布在長16千米寬6千米的海域,調查組不可能搜集全部的客機殘骸,就先讓帶有攝像機的載具下水,通過圖像分析后進行進一步打撈。印度航空182號航班的殘骸帶呈細長狀,發動機和機梁等重物都集中在中部,兩端則是輕量的材質,這些深藏海底的殘骸是解開空難原因之匙。
加拿大方面的調查員開始相信這起空難事件并非意外,他們和警方一道翻閱機上乘客的名單。調查員發現有一名購票乘客并沒有登上客機,機票上顯示的姓名是“Singh
M.”,這很有可能是一個虛構的姓名。雖然這名乘客沒有登記,但是他的行李卻進入了從溫哥華起飛的客機貨艙。印度航空182號航班是條國際航線,行李到達多倫多后會接受更為細致的檢查。通常情況下每件行李都要經過X光機的探測,事發當天機場的X光機罷工了,多倫多機場的行李檢查員采用炸彈偵測器對行李進行檢查,部分炸藥的成分會引起偵測器報警。Singh先生的行李沒有逃過爆炸物檢查,但是這個報警的聲音和示范時報警的聲音有所不同,最終還是順利踏上飛往英國的航程。
圖5、執行CP3號班機的“澳洲女皇號”
當印度航空182號航班飛躍大西洋的同時,東半球也發生了爆炸案,地點在日本東京成田機場。行李箱中的炸彈在成田機場行李輸送帶上被引爆,當初炸死兩名行李檢查員。這個托運李為同樣從溫哥華而來,即將登上另一架印度航空的客機。巧合的是托運兩件行李為統同一人在同一時間所為,摻雜了恐怖因素的印度182號航班空難案迅速發酵。由于兩件案例驚人的相似之處,印度182號航班事故的調查員開始關注日本警方的進展。成田機場爆炸案發生不久就有相關專家趕赴現場,日本專家展現出優秀的職業素養,他們甚至從炸彈殘骸上留有的序列號推斷出炸彈隱藏在三洋(Sanyo)某款收音機中。此款收音機共生產2千臺,全部都是從溫哥華的倉庫發往各地的商店,警方要從這2千臺收音機的銷售線索中找出幕后兇手。多數商店在數年前就已賣出這款收音機,警方突然在溫哥華附近鄧肯(Duncan)小鎮的商店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們在事發數周前才售出最后一臺收音機。
加拿大警方找到隱藏炸彈的同款收音機并進行爆炸測試,他們想知道多少炸彈量造成了成田機場的破壞規模。通過不同炸藥的配比量,收集出每次爆炸后產生的殘骸和成田機場爆炸案的殘骸進行對比,最后發現只需4根炸藥棒便能取得相同的效果。確認了成田機場爆炸案的炸藥量后,他們將炸彈放進裝滿行李的客機貨柜,實驗結果證明這些炸藥對貨柜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這也足以對飛機機體造成致命性破壞。一所大學進行的實驗證明炸彈爆炸的震波不僅僅向一個方向傳播,而是會在貨艙內經過數次反彈,壓力也層層堆積,同理貨艙內的狹小空間也放大了炸藥的破壞性,如果印度182號航班的貨艙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悲劇的發生也就不難理解了。
圖6、飛機貨艙爆炸實驗
如果182號航班發生過爆炸事件,殘骸上肯定會留有相應的痕跡,調查員現在確信客機遭遇了炸彈爆炸,但是缺乏足夠的直接證據。調查組決定打撈出幾件重要的飛機部件,并將這些殘骸按照它們原有的位置拼湊起來,有片殘骸上的破洞引起了調查員的注意,洞口邊緣呈現卷曲狀,這明顯是碎片高速由內向外沖擊造成的。隨后調查員又陸續發現了20多處洞口,所有的洞口邊緣都成向外卷曲的呈花瓣狀,這是典型的貨艙爆炸后跡象。貨艙內壁的破洞也提供了更多的線索,貨艙天花板連接機身的地方也出現過向上折斷的痕跡,這更加確定了炸彈爆炸發生的具體位置——前貨艙,這也解釋了“黑匣子”為什么會突然掉電。波音747客機的電源裝置位于駕駛艙下方,這也是機上很多重要電子設備電力的供應源,而前貨艙就在隔壁,當炸彈在前貨艙引爆之后會迅速破壞整個電源系統。
圖7、前貨艙和電源裝置分布示意圖
整個印度航空182號航班空難也漸漸明了起來,這不是一場意外而是恐怖主義行徑,這個“炸彈客”試圖制造兩起民航客機墜毀案。“Singh
M.”的行李在多倫多從溫哥華的航班裝到印度航空182號航班上,裝有炸彈行李的貨柜被放置在飛機的前貨艙處。爆炸發生后瞬間摧毀了飛機的電源裝置,并引發了爆炸性減壓事件,巨大的壓力差將旅客甩到艙外,客機的尾翼、機翼也相繼脫離機體最終墜入海底。調查組的工作可以告一段落了,剩下的就是要警方出馬了,他們的目標就是找出幕后真兇。如何保障客機的安全性也成為民航界亟需解決的問題,航空屆也在研究進行強化后的行李柜能抵擋住炸彈的沖擊。印度航空182號航空空難10年之后,一架退役的波音747客機在英國伯丁所(Bruntingthorpe)接受了炸彈破壞性實驗,經過強化的行李箱即將接受炸彈的考驗。工程師將兩枚炸彈放置在經過強化的前貨艙處,后貨艙則是普通材質也放置了兩枚炸彈,機艙內也進行加壓模擬航行高度時的壓力值。爆炸結果出現了天壤之別,伯丁所的試驗顯示經過凱夫拉(防彈衣材料)加持的強化貨艙能大幅降低炸彈的沖擊力。雖然伯丁所取得了非常好的實驗效果,但是航空公司并沒有采用這種貨柜,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價格太過昂貴,因為經濟因素被否決了。
圖8、沒有經過強化的貨機對客機造成了重創
圖9、經過強化的貨柜飛機蒙皮僅僅鼓起小包
貨艙行李爆炸事件也讓全球范圍內的國際機場提高了安保標準,行李檢查方面更是引入了先進的彩色X光機。機場也對登機流程方面進行改進,必須確認托運行李的主人登機飛機才能起飛。機場安檢人員的職業素養也在空難事件后得以提升,他們是行李檢查的最后監督人。警方也追尋到真正的兇手——居住在加拿大的錫克教極端分子,一群試圖在印度建立錫克教獨立國家的人。承認放置炸彈的罪案被判入獄,策劃爆炸案的主謀分子則在警方的追捕中身亡。2006年加拿大政府對印度航空182號航空爆炸案再次展開調查,但是無論什么的結果都不能撫平329人家屬的傷痛。
空難改變航空史
圖10、坐落于多倫多的印度航空182號班機紀念碑
援引資料:
1、NationalGeographic
Channel Documentaries:Explosive Evi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