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炎癥反應的范圍和特征隨病因而異。可為局限性或彌漫性,病理變化有纖維蛋白性(干性)和滲出性(濕性)兩種,前者可發展成后者。滲液可為漿液纖維蛋白性、漿液血性、出血性或化膿性。炎癥開始時,壁層和臟層心包出現纖維蛋白、白細胞和內皮細胞組成的滲出物。以后滲出物中的液體增加,則成為漿液纖維蛋白性滲液,量可達2~3L,外觀呈草黃色,清晰,或由于含有較多的白細胞及內皮細胞而混濁;如含有較多的紅細胞即成漿液血性。滲液多在2~3周內吸收。結核性心包炎常產生大量的漿液纖維蛋白性或漿液血性滲出液,滲液存在時間可長達數月,偶呈局限性積聚。化膿性心包炎的滲液含有大量中性粒細胞,呈稠厚的膿液。膽固醇性心包炎滲液中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呈金黃色。乳糜性心包炎的滲液則呈牛奶樣。結核性或新生物引起的出血性心包炎滲液中含有大量的紅細胞,應與創傷或使用抗凝劑所致含純血的血心包相鑒別。炎癥反應常累及心包下表層心肌,少數嚴重者可累及深部心肌,甚至擴散到縱隔、膈和胸膜。心包炎愈合后可殘存局部細小斑塊、普遍心包增厚,或遺留不同程度的粘連。粘連可以完全堵塞心包腔。如炎癥累及民包壁層的外表面,可產生心臟與鄰近組織(如胸膜、縱隔和膈)的粘連。急性纖維素性心包炎的炎癥滲出物常可完全溶解而吸收,或較長期存在,亦可機化,為結締組織所代替形成疤痕,甚至引起心包鈣化,最終發展成縮窄性心包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