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康科學攝影獎組織方每年都會向最好的科學和醫學照片頒獎。以下22張照片是由科學交流專家評選出來的優美圖片。
1、乳腺癌及細胞
2、貓的毛皮。這是一塊貓的毛皮樣本,黃色是貓的毛和胡須,黑色則是血管。這張照片是利用偏振光顯微鏡拍攝的。
3、發育中的骨髓。這張顯微圖像凸顯出老鼠神經管的不同部位,神經管也是骨髓胚胎開端。左圖是凸顯的神經管,它會成為大腦、神經以及脊椎;中間的圖是中胚葉,會發育成器官;右圖顯示外胚層,可發育成皮膚、毛發以及牙齒。
4、夏威夷短尾魷魚。這只夏威夷短尾魷魚寶寶只有1.5厘米長,它有一個發光器官,里面充滿了發光細菌。魷魚會利用這個器官偽裝自己,進行狩獵。通過墨水囊,這種魷魚可控制釋放出的光的強度,圖中可以看到魷魚披風中的小光點。
5、大腦語言。這個3D模型顯示與大腦兩個不同區域相連的白質,這兩個區域分別控制語言和說話能力,這種連接被稱為弓狀纖維。研究人員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機掃描大腦,并通過追蹤沿著弓狀纖維流動的液體抓拍到這幅圖像。此后,他們利用樹脂打印出3D模型,圖中的顏色來自于照亮模型的光。
6、人工晶狀體虹膜夾。這張照片顯示手術中放置人工晶狀體虹膜夾的場景。這種丙烯酸或塑料夾可幫助治療白內障和近視。在這起病例中,它幫助一位70歲的老人恢復視力。
7、MicroRNA支架癌癥療法。掃描電子顯微鏡抓拍到的支架,這個支架是由1個人工聚合物和2個基因序列microRNA組成的,可以在體內找出并阻止癌細胞。這種治療方式依然在開發中。
8、鴿子的體溫調節。對注射了造影劑BriteVu的鴿子進行CT掃描,顯示出其每條血管和毛細血管。血管可幫助鴿子調節體溫。
9、健康迷你豬眼的3D模型。這個健康迷你豬眼的3D模型用了39個小時才被3D打印機打印完畢,其材質與樂高積木使用的硬塑料相同。模型中顯示豬眼與其他身體器官相連的血管,這些血管中被注入造影劑,以便在CT掃描中清晰顯示出來。然后利用獲得的數據打印出3D模型。
10、合成DNA通道跨膜運轉貨物。這幅插圖顯示合成DNA通道如何被創造出來以運輸貨物穿過細胞膜,比如疫苗。
11、胎盤彩虹。這幅顯微圖像顯示妊娠12天的老鼠胎盤。研究人員使用不同的顏色凸顯胎盤中的不同蛋白質,以此表明妊娠差異。在這幅圖中,藍色代表核,里面存儲和控制著DNA;紅色代表血管;滋養細胞顯示為綠色,它是胚胎發育形成的第一個細胞。其他顏色代表相同的細胞中存在2個以上蛋白質。
12、解開DNA。這是細胞自然分裂時,人類肺部細胞中DNA變化情況。這幅圖只有84微米大。
13、斑馬魚的眼睛和神經丘。這幅圖顯示利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改變的斑馬魚胚胎。它有一個基因插入熒光,當研究人員想要研究時即可激活。斑馬魚的眼睛和被稱為神經丘的細胞(可以探測到水中的活動)呈現紅色,而神經系統則是藍綠色。
14、大腦芯片。干細胞(粉紅)成長為神經纖維(綠色)。這是某項研究的一部分,主要是開發針對人類細胞而非人類身體的藥物測試方式。研究人員希望能夠借此降低藥物測試成本,并提高效率。
15、非洲灰鸚鵡的血管。這是非洲灰鸚鵡血管的3D重建模型。
16、老鼠視網膜。這幅圖是400張照片的拼合體,顯示出老鼠視網膜的錯綜復雜,盡管其只有3到4毫米寬。血管是藍色的,神經細胞是紅色和綠色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當視力下降時,神經細胞的功能是否也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