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再考劉秀走國的傳說與歷史---學者梁勇
(2013-03-06 10:30:36)

 

梁 勇

王莽趕劉秀的傳說,在河北各地流傳很廣。甚至在各地留下了很多與此相關的地名、村莊、墓冢、廟祠、名勝。從西部太行山區平山縣的滾龍溝、北馬冢,井陘縣的劉秀洞,到東部平原的安平縣圣姑廟、南宮市的留詩村、正定縣的凌透村、高邑縣的千秋臺,等等,不勝枚舉。

但是,傳說這種口頭文學,畢竟不是信史。老百姓世代口傳的這些東西,有些具有一定的歷史依據,但更多的是演義、誤傳、杜撰和附會。因此,這些傳說以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地名、名勝,就需要辨偽。

一、不是王莽趕劉秀,而是王朗趕劉秀

從兩漢之際的歷史進程看,“王莽趕劉秀”,是一個偽歷史命題。因為王莽的新朝從來沒有在大河南北趕過劉秀,而是劉秀兄弟輔佐更始帝劉玄,推翻了王莽的新朝。

地皇四年(23年)九月,劉玄的各路大軍在關中地區各路武裝支持下,攻克長安。關中人民攻入王莽宮中,商人杜吳砍死王莽,校尉賓就割下王莽首級,至此,王莽政權徹底覆滅了。

當年十月,更始帝劉玄建都洛陽,遣使巡撫各郡國,消除王莽殘余。劉秀向更始帝劉玄請求,持節巡行河北。

劉玄拜劉秀為破虜大將軍,封武信侯,行大司馬事,鎮撫河北諸州郡。

西漢王室后裔、趙繆王之子劉林建議劉秀決黃河水,消滅河北的赤眉起義軍。劉秀沒采納,劉林就擁立邯鄲卜者王郎為天子。王郎自稱漢成帝之子劉子輿,以天子之名遣使傳檄河北郡縣,圍剿劉秀。拉開歷史上 “王郎趕劉秀”的序幕。

劉秀在與王郎征戰中,從最初的游擊戰,轉向攻城略地,

更始二年(公元24年)農歷五月,劉秀軍隊攻克邯鄲,殺掉偽皇帝王郎。王郎趕劉秀的鬧劇,最后卻成了劉秀滅王郎的一段歷史。

公元25年農歷六月,劉秀在鄗城(河北柏鄉縣北)南千秋亭五成陌設置壇場。即“漢”皇帝位,建元建武,大赦天下,改鄗為高邑。

所以,我給柏鄉縣編制《旅游規劃》的時候,我給它定位“光武中興之地,牡丹文化之鄉”。柏鄉縣鄗城是東漢發祥地,東都洛陽的祖根。

二、劉秀不曾進過太行山。

王朗趕劉秀的這段歷史,在《后漢書》的《光武帝紀》、耿純、馬武、邳彤、耿弇、郭皇后、王霸、王郎、真定王劉揚、鄧晨、馮異、任光等傳記以及《資治通鑒》等文獻中都有記載,而且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以下簡稱《全文》)之《全后漢文》收錄的相關文獻中,也有涉及。根據這些文獻中記載的劉秀巡狩河北的背景、涉及到的人物活動以及重要歷史事件的情況分析,劉秀在劉秀建立東漢之前以及東漢之初,根本不可能進入太行山。其證據如下:

其一,劉秀從進入河北、被王郎追趕、建立根據地、與真定王劉揚外甥女聯姻、反擊王郎,到建立東漢,南下滅劉玄,這個歷史過程中,太行山都是各路盜匪割據之地。

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真定劉都密謀起義。

天鳳四年(公元17年),河北新市(今正定縣新城鋪)人王鳳、王匡率領河北饑民起義,據綠林山(今湖北大洪山),號稱“綠林軍”,迅速發展到五萬多人。

此后,河北中南部與河南、山東交界地區,先后出現數十部農民起義軍?!盎蛞陨酱ㄍ恋貫槊?,或以軍容強盛為號”[1]?!案髁畈壳姾蠑蛋偃f人”[2]。其中,涉及到河北農民起義軍有銅馬、五校、城頭子路、檀鄉、大彤、大槍、尤來、青犢、五幡、五樓諸部。

銅馬軍,《后漢書》記載,銅馬軍以山東人荒禿、上淮況為領袖,起于山東,眾達數十萬人。涉及河北魏郡、清河、巨鹿、信都、常山、中山,遍及河北中南部。

五校,據《后漢書·杜茂傳》和《王梁傳》、《耿弇傳》及《光武帝紀》記載,五校,以高扈為領袖,主要活動在河北中部,最盛時人數達20多萬,曾出兵攻占上谷,后在巨鹿、真定、信都、趙國等地活動。

大槍、尤來、青犢、五幡

《后漢書·光武帝紀》和《耿弇傳》記載,尤來、大槍、五幡、青犢諸部,曾北常山郡,在元氏、容城、安次征戰。

綿蔓部

綿蔓縣位于真定國西部,治所在今鹿泉市南北故城一帶。劉秀征戰河北時,綿蔓一帶活動著一股武裝。在劉秀建立東漢后,真定王劉楊“欲以惑眾,欲綿蔓賊交通”[3],后被劉秀大將耿純誅滅。這些占據太行山的各路匪盜和起義軍,一直到劉秀建立東漢才陸續出兵剿滅,有的被招撫。但在劉秀走國之時,這里匪盜橫行,劉秀對付王郎尚難立足,他是不可能到這山里去找死的。所以,太行山區的所謂劉秀的遺址,劉秀洞,都和河北曲陽、井陘、邢臺等地的竇建德及其妻子墓一樣,全都是民間附會而已,毫無歷史依據。

其二,劉秀在河北轉戰一年半,建立東漢。從他北上邯鄲、真定、漁陽,到南下躲避,饒陽避寒,信都(今冀州)安身,再到南征北戰,鄗城即位,所有記載中,決無他進入太行山的任何記載。

在《后漢書》、《資治通鑒》涉及的帝紀、相關人物傳記中,記載的劉秀走國的逃竄、避難,招撫、安身的故事很多,而且不少故事都有細節的記載,甚至有詳細的地名、人物、時間。但決無一處涉及劉秀進入太行山。

譬如《后漢書·光武帝紀》記載:劉秀匆匆逃出薊城,一路“晨夜不敢入城邑,舍食道傍”[4],晝夜兼程,風采露宿,次日到饒陽,劉秀官屬皆饑餓不堪,于是詐稱是王郎的使者,到傳舍就食。“傳吏方進食,從者饑,爭奪之。”引起傳舍官吏懷疑,傳吏謊稱邯鄲將軍到,劉秀及其官屬大驚失色。而劉秀自知難以脫身,便機智應對,聲稱“請邯鄲將軍入”。這才穩住傳吏,使其從屬得以解決溫飽。

到下博城西,遇一位白衣老人指點“信都郡為長安守,去此八十里?!眲⑿慵泵︸Y奔信都(今河北冀縣)。信都太守任光不肯歸附王郎,帶領都尉李忠堅守信都,迎接劉秀一行。

任光,南陽宛城人,是劉秀同鄉,王莽時當過嗇夫、郡縣吏,后隨更始帝光祿勛劉賜為偏將軍,與劉秀一起參加昆陽之戰。更始帝建都洛陽后,拜信都太守,“及王郎起,郡國皆降之,光獨不肯,遂與都尉李忠、令萬修、功曹阮況、五官掾郭唐等同心固守”[5]。王郎的使者持檄到太守府稟報任光時,被任光斬殺于市,并告誡百姓,動員四千人固守城垣。

聞劉秀前來,欣喜萬分,“吏民皆稱萬歲,即時開門,與李忠、萬修率官屬迎謁”[6] 。

劉秀在信都,采納任光的建議,利用當時河北農民起義軍城頭子、力子都部的名義出擊,傳檄各地,稱“大司馬劉公將城頭子路、力子都兵百萬,從東南方來,擊諸反虜”[7]。吏民得到檄文,紛紛轉告。劉秀借此聲勢,與任光等將領,趁夜進擊堂陽(今河北新河西北),“使騎各持炬火,彌漫澤中,光炎燭天地,舉城莫不震驚惶怖,其夜即降”[8]。接著,攻占貰縣(今辛集市西南)、下曲陽(今晉州市故城)等地,“眾稍合,樂附者至有數萬人”[9]劉秀終于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基地。

從這些歷史文獻記載來看,劉秀最狼狽的時期,就是從薊城難逃過程中。到了信都得到任光支持之后,雖然勢力仍然不強,但已經有了根據地,基本上結束了四處逃亡的時代。因此,不可能跑到太行山躲避王郎的追殺。

三、傳說與歷史的契合與差異

民間關于劉秀走國的許多傳說,雖然大部分來自民間演義、攀附,但是有些內容帶有一些歷史真實的背景。甚至有些故事細節與正史有關。但是,由于歷代的戲劇、說唱藝術的演義,民間會把一些歷史故事張冠李戴,附會出許多同一事件地物。譬如,在河北中部滹沱河沿岸很多州縣,古代有多處“麥飯亭”的紀念建筑,關于其來歷傳說不一,但都與劉秀有關。

一說 “劉秀走國”逃難至此,有當地老人送麥飯。劉秀稱帝后為紀念這位老人恩德建此亭。也有的說是因大將馮異給劉秀送麥飯而得名?!逗鬂h書·馮異傳》載:劉秀遭廣陽王劉接追剿,星夜南逃,逃到饒陽縣無蔞亭,“時天寒冽,從皆饑疲,馮異上豆粥”。次日至南宮,遇大風雨,劉秀乘車進入道旁空舍,“馮異抱薪,鄧禹焚火,馮異又進麥飯”,后渡河至信都(今冀州)。這個傳說與史實非常接近。只是正定、晉州的麥飯亭顯然不是正史記載的地方。

還有,在正定縣滹沱河畔,有村名 “凌透”。據說劉秀被王郎兵追擊,到滹沱河邊,人馬困乏,危在旦夕。結果滹沱河冰凍封河,劉秀的兵馬履冰而過,當劉秀渡河后冰凌即裂透,阻止了王郎追兵。此事在《后漢書·王霸傳》中,有詳細的記載。只是正史記載此次渡河地點在下曲陽(今晉州)而非真定。

據《王霸傳》記載:劉秀從薊城率部南馳,“至下曲陽,傳聞王郎兵在后。從者皆恐”[10]。南面又是滹沱河?!凹爸龄镢樱蚶舭缀铀黢偂o船可濟?!薄肮賹俅髴帧薄⑿懔畲髮⑼醢杂H自查看。王霸唯恐驚嚇眾多官屬,返回之后詭稱曰:“冰堅可渡。管屬皆喜?!戎梁?,河冰亦合。乃令王霸護渡。未畢數騎,而冰解?!笔潞螅瑒⑿銓ν醢哉f:“安吾眾得濟免者,卿之力也”[11]。

由此,才在王霸護衛之下,有驚無險地渡過了滹沱河。

這一事件,在后世的許多名人詩詞中都有反映。如唐代胡曾在《渡滹沱河》詩中寫道:“光武經營業未興, 王郎兵革暫憑陵。須知后漢功臣力, 不及滹沱一片冰。”南宋的忠臣宰相文天祥,被俘后,經滹沱河,寫下了《渡滹沱河》二 首,其中寫道:“過了長江與大河, 橫流數仞絕滹沱。蕭王舊事今何在? 回首中天感慨多?!?/p>

   劉秀在河北建立了東漢王朝,必然在河北大地上留下了很多遺址和故事,關于劉秀的傳說自然事出有因。但是,民間口頭文學的傳說,畢竟不是信史。我們一些民俗研究者由于缺少歷史學的功力,往往把民間傳說當成歷史。而且大肆鼓吹,甚至鼓噪著開發旅游項目。其結果只能是誤傳歷史,貽害后人。面對這些為文化的旅游項目,建議有關部門要邀請歷史學界的專家學者進行嚴肅的考證,還原歷史本真,維護歷史的真相。



[1] 《后漢書》卷1《光武帝紀上》李賢注。

[2] 《后漢書》卷1《光武帝紀上》。

[3] 《后漢書》卷21《耿純傳》

[4] 《后漢書》卷1《光武帝紀上》。

[5] 《后漢書》卷21《任光傳》

[6] 同上

[7] 《后漢書》卷21 《任光傳》

[8] 同上

[9] 同上

[10] 《后漢書》卷50《王霸傳》。

[11] 《后漢書》卷 50《王霸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王莽長治攆劉秀只是一個傳說
落魄時,馮異為劉秀乞討粥飯
起兵定河北 稱帝千秋亭
王郎之亂
歷史名人在河北·劉秀在河北
歷史上最會當皇帝的光武帝劉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昌县| 高州市| 松原市| 横峰县| 万山特区| 庆阳市| 旌德县| 汨罗市| 循化| 遵义市| 白山市| 富源县| 泸溪县| 蓬溪县| 克山县| 洛阳市| 于田县| 阳城县| 松滋市| 巫山县| 团风县| 读书| 玉门市| 颍上县| 宜兰市| 商南县| 金阳县| 福州市| 田阳县| 敖汉旗| 彭山县| 翁牛特旗| 富裕县| 惠安县| 通海县| 澜沧| 天等县| 乌兰浩特市| 和林格尔县| 雅安市| 三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