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理財產品的網友們,您知道如何識別理財產品風險等級嗎?網友章女士最近想買能保本的理財產品,但發現很多理財產品說明書里并沒有注明“保本型”,而不同機構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描述則讓她感覺有些不明白。銀率網小編今天來跟大家說說理財產品風險等級的劃分。
1、股票。風險指數:5
大賺大賠,收益率不固定。所有的股民都覺得自己聰明,但基本上是“七賠二平一賺”,靠炒股發家的人太少了。
2、股票型基金。風險指數:4
買股票基金,實質上是把錢交給基金經理,讓他幫你炒股。基金公司專業的投資經驗和分散投資,可能比你自己炒股好很多。收益率和股票一樣,賺的時候狂賺,賠的時候能給你的資金打5折。
3、信托。風險指數:4
門檻很高,一般要求100萬以上,年化收益率在10%左右,有些更高。理論上說,信托產品不保本,但前些年信托產品幾乎都是剛性兌付,因此事實上很安全。不過,近一兩年連續有幾個信托產品出了問題,還好范圍不大。
4、銀行理財產品(結構性)。風險指數:3
結構性理財產品與匯率、利率、債券、股票、基金或指數等掛勾,風險較大,但預期收益率比一般的銀行理財產品高,很多在7%以上。新聞中常說的客戶買銀行理財巨虧,說的就是這類。
5、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型、信托型)。風險指數:2
在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中,這類理財產品最多,收益率4%—6%。信托型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最終通過信托投向了房地產、市政建設等,風險很大,但實際上這么多年都沒有爆發過什么風險,多數還都能達到預期收益率。
6、寶寶類產品等貨幣基金。風險指數:1.5
貨幣基金幾乎不會虧損本金,收益還比銀行存款高,能靈活取現,因此成為人們的最愛。缺點是收益不太高,勉強跑贏通貨膨脹,靠它發財是做夢。
7、國債。風險指數:1
國債由財政部發行,商業銀行代銷,大爺大媽們的最愛,特點就是風險低,收益率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