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文遠 ⊙ 編輯/王超
編者按:循經遠端取穴治療落枕、急性腰扭傷等急性扭傷病效果很好,算是這類疾病的首選療法。本文是王文遠老師收集的落枕的一針療法,舉一即可反三,臨床思辨,然后應用,療效可期。
落枕
落枕是指一側項背部肌肉酸痛,活動受限的一種頸部疾病,多因夜間睡眠姿勢不當,枕頭高度不適,或風寒侵襲項背部,致使局部經絡受阻所致。臨床主要特點為發病急,多在起床后,感到一側項背部有牽拉樣疼痛,并向同側肩部及上臂放射,重者項背強直,頭部不能左右旋轉,不能回頭。
一、懸鐘穴治療落枕
王某,女,30歲,農民。主訴:今晨起即感頸項部強直疼痛,似有筋牽拉肩背,活動受限。診為落枕。
取穴:懸鐘穴,采用2寸長毫針直刺懸鐘穴,手法為瀉法,針感出來以后,令患者活動患處,經一次治療而愈。
(江西省寧都縣中醫院李元華)
二、液門穴治療落枕
楊某,女,20歲,1989年8月2日就診。主訴:患者于運動中不慎扭傷頸部,當時疼痛較輕,行自我按摩,半小時后疼痛加重,經服止痛片,局部熱敷無效。檢查:頸部強直,頭稍右旋即痛,診斷為落枕。
取穴:液門穴(左)。采取3寸毫針以液門穴透中渚穴,行強刺激,同時令病人前后左右活動頸部,5分鐘后活動自如,留針20分鐘壓痛點消失。
按:落枕亦稱項筋急,多因外邪侵入經絡或局部不慎扭傷,或內傷致使氣血不和,筋脈拘急所致,針刺液門透中渚,使經絡氣血得以調和,拘急之癥得以緩解,對病變范圍大,筋脈拘急重而用此法針刺后,頸仍不能前后左右活動者,則加取列缺或支正,以強化治療效果。
(湖北太門市竟陵醫院熊源清)
三、光明穴治療落枕
田某,男,24歲,制鏡工人,1975年12月19日就診。主訴:脖子痛,活動困難2日。檢查:頸部歪斜,活動受限,頭頸部左屈零度,局部肌肉緊張。診斷:落枕。
取穴:光明穴,針刺右側光明穴,得氣后癥狀明顯好轉,功能基本恢復,留針20分鐘。臨床治愈。
(唐山市中醫院崔允孟)
四、外關穴治療落枕
劉某,女,28歲,農民,1986年2月就診。主訴:頸部強直疼痛不能向右側轉動兩天,檢查,右胸鎖乳突肌壓痛(++)。
取穴:外關穴,針法為瀉法,同時配合頸部活動,一次疼痛減輕,二次即愈。
按:外關穴為手少陰心經之絡穴,又是八脈交會穴,不但可溝通表里陰陽二經,而且可通過陽維脈取絡全身諸陽,諸陽皆會于頭,陽維脈交于督脈的風府、啞門,督脈入胞,故針刺外關對落枕及急性腰扭傷等均有理想效果。
(江西省興國縣人民醫院張繼耀)
五、合谷穴治療落枕
取穴:合谷穴。局部常規消毒,采用28號3寸毫針,垂直刺入行強刺激,留針20分鐘,令病人活動頸部,針刺同側穴位,雙側針雙側合谷穴(透后溪)。
按:據文獻介紹,針刺后溪穴可治療落枕,但在臨床上針刺后溪穴患者疼痛難忍,后采用合谷透后溪相對減輕疼痛,最后發現只針合谷一穴亦可獲效。
(廣西柳州市合金材料廠醫務所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