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嚴重,身邊很多朋友都成了小陽人。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全家都成了陽,但自己卻一點事沒有,免疫力很強。今天給大家整理了4個簡單實用的方子,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力,共同對抗新冠。
首先自然是出自1700年前張仲景《傷寒論》的藥方就是“甘草干姜湯”!到底有什么特別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經典吧!
甘草干姜二味齊,潤肺健脾暖陽氣。甘草干姜湯作為張仲景《傷寒論》中的重要經方之一,也是溫陽的經典方劑。它主要由甘草和干姜組成,配方簡單但功能至關重要。
甘草為《神農本草經》上品,味甘性平,有“國老”之稱。“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甘能補中氣,中氣旺則臟腑之精皆能四布,而驅其不正之氣也。”
圖源網絡(侵刪)
它能中和有毒物質,保護中焦,補脾益氣。還能入十二經脈,補五臟正氣。根據五行學說,甘屬土,金生于土。新冠肺炎最容易侵犯肺脾二藏,甘草可以加強脾肺的防御,所以對流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俗話說“姜還是老的辣”。干姜是姜干燥的老根莖來供藥用,味辛,性溫,歸脾、胃、肺經。具有“溫經散寒,回陽通脈,溫化痰飲”的功效。
干姜藥性較強,用于外寒侵襲或脾胃虛寒所致的胃脘痛、嘔吐泄瀉、四肢微寒、氣喘咳嗽等癥。最大特點就是守而不走,其性凝滯,主入脾胃,像死戰不退的戰士固守城池一樣,忠于職守!
那為什么甘草和干姜一起用?因為干姜和甘草本來就是一對好朋友,相互配合,中和干姜的“爆脾氣”。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發現甘草調和眾藥的關鍵作用,正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所釋:“諸藥中甘草為君”所以,在許多處方中都有甘草配伍。
圖源網絡(侵刪)
炙甘草的功效:一是可以讓干姜之火不至于四處亂跑,只提供一定范圍內的熱能;其次,干姜提供的熱能可以在相關部位停留更長時間;第三,可以提供一定的水分,不至于讓周圍太干燥。
下面熱起來了,涼水可以蒸騰了,蒸騰之后去了上面,上焦如降甘霖,熱于是散掉,體內因此有了津液,可以輸送熱量到本來已經寒邪侵襲的冰冷四肢,也就是“厥愈足溫”。
綜上所述,干姜能溫中散寒,扶陽固本,甘草能補充體內正氣。所以,無論是外寒的侵襲,還是陽虛的內生不足,凡是屬于正氣不足引起的各種疾病,需要溫中益氣的,都必須依靠干姜和甘草,兩者結合才能顯現其功效。
對于體質較弱的人,很多專家都推薦桂枝湯作為家庭抗疫防新冠肺炎的第一方,其主要作用是平衡陰陽,增強免疫力。桂枝湯被經方家稱為“調和陰陽的第一方”、“群方之首”。
圖源網絡(侵刪)
桂枝湯雖只有五味藥,但配伍結構嚴謹,發中有補,散中有收,邪正兼備,陰陽調和。傷寒金匱中的方劑,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處方都是用桂枝湯做加減。
桂枝湯既能保護和培養正氣,又不傷害正氣,連孕婦都可以喝。桂枝湯是調和陰陽的第一方。值得注意的是,桂枝湯對機體的作用不是單一的、局部的,而是調節包括神經、血管、免疫系統在內的機體整體功能。
桂枝湯的用法:成人每日用量:桂枝15克,白芍20克,大棗20克,甘草10克,生姜3 ~ 5片。預防性用藥可以連續給3-5付。
張仲景要求服藥期間忌食“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所以一般以清淡易消化為飲食原則。喝完后最好喝一碗熱騰騰的稀粥或者濃稠的熱米湯,一定要趁熱。主要是給身體補充熱量,幫助藥物發揮藥效。
受涼以后,感覺怕冷、頭痛、鼻塞,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感冒。這時候馬上喝姜湯就可以解決了。感冒后注意喝姜湯:生姜要去皮,這樣才有發汗的作用。不要長時間煮姜。水燒開后放入鍋中煮3分鐘。
凡是調治感冒、散風寒,姜煮的時間要短。如果是暖胃祛胃寒,生姜可以多煮一會兒。中醫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如果一個人足夠健康,就不會輕易被邪氣攻擊。
圖源網絡(侵刪)
不僅要囤積感冒藥,還要保養自己的脾胃,良好的睡眠和適量的運動缺一不可。還有一個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態。
收斂、專注、從容、淡定也是滋養正氣的方法。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學習和培養更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的習慣。如果以后有類似的情況,在比較強壯的體質下,會更安心。
“保持口腔健康”是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癥化不可缺少的。專家推薦經常用淡鹽水漱口,可以減少喉嚨痛和流感、新冠等的感染幾率!因為淡鹽水漱口是為了不讓病原菌和病毒進入體內,進行除菌和殺菌,給喉嚨適度的滋潤。
另外還可以預防口內炎、口臭、齲齒、牙周病等,為了不破壞口內常駐菌的平衡,進行預防和護理很重要,這些有效、誰都可以輕松完成的方法是,是“淡鹽水漱口”。
圖源網絡(侵刪)
所謂的漱口就是利用液體含漱從而清潔口腔,之后吐出嘴里含有的水。一般來說,即使只用水漱口,也會將病原菌、病毒、垃圾排出體外,滋潤干燥的喉嚨,“消除急躁感”,調整喉嚨的狀態。
在具有適當殺菌效果的同時,凈化口內和喉嚨使其清爽,會更好的預防。因為鹽本身是平時就能吃的食品,可以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