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華夏?山西省即為華夏!——編者語
東方死海運城鹽湖
中國5000年歷史看山西,現在很多人都在懷疑中國上古神話為何發生在山西的原因,首先山西地下的煤炭資源,加上山西境內眾多的原始森林,說明山西境內自古到今都是茂密的叢林地帶,生物進化史告訴我們,人類的祖先從叢林中走出來,從普通的狩獵到農耕文明的誕生,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我們生活常見的物質食鹽,如果生物體缺乏鹽份補充,就會變得乏力,特別是劇烈運動出汗之后,自然界中普通食物含鹽分都很少,因此具有人類進化史中,含鹽分高的地區就會促進人類文明的進化,例如死海附近的耶路撒冷被中東和歐洲都定為圣城,而東方死海就是今天山西省晉南運城一帶的鹽湖。
中華曙猿化石遺址
山西垣曲縣又稱舜鄉,是帝舜故里,位于山西省南端,1996年,在山西垣曲小浪底工程熱火朝天進行的時候,一支中美科考團在搶救性挖掘現場發現了世紀曙猿,世紀曙猿比中華曙猿略大,生活在距今大約4000萬年前的中始新世最晚期。而中華曙猿化石,推翻了世界上許多古生物學家“高等靈長類起源于北非地區”的這一論斷,將人猿進化向前推進了500萬年。曙猿是人類迄今為止已經發現的最小的靈長類動物,是低等靈長類動物向類人猿進化的過渡階段,兼具有二者的部分特征。它生活在距今約4500萬年以前,主要活動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的溫暖濕潤的林地里。
中國上古神話都發生在三晉大地上,最早的堯舜之鄉都在山西境內,通過世紀曙猿化石和鹽湖之間的地區建立了第一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夏朝,說明古代聚集在河東一帶的原始部落靠著鹽湖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原始部落,靠著人類必須的食鹽當上了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領袖,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原始帝國,也開啟了中華民族和文化不斷融合和發展的歷史!
三晉春秋史(五)華夏民族大融合
在目前世界歷史學家的認知,由于中國殷商文化之前的夏朝缺乏有力的考古證據,并不能證明夏王朝的存在,因此在世界歷史學家認知中,并不存在夏王朝,但是2018年9月14日,中國考古專家們再說山西境內發現了始自陶寺遺址,“陶寺遺址詮釋了最初‘中國’的概念”“出土朱書陶文‘文堯’是陶寺為堯都的直接證據”“陶寺是一個綜合性多機能的中心都市”,陶寺是華夏文明的主根。
考古證據往往比各種編撰的歷史更加的靠譜,建筑文物、化石不會說謊,山西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地下煤層不會說謊,人類進化史中的鹽湖不會說謊!中華文明從東方的鹽湖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