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晚報 2013年12月13日
最新一期《第一財經周刊》封面故事文章公布了中國400城市的最新分級名單,其中揚州躋身“二線”城市。而在此前傳統的報道中,揚州位居三線城市;也有分析者認為,揚州應當屬于2.5線城市。
揚州何以能夠與哈爾濱、昆明等省會城市,共同入圍“新二線”城市?昨天,記者連線采訪了《第一財經周刊》副主編、《中國400城市分級》作者張衍閣。
1
此次分級如何評定?
據10項指標計算綜合商業指數
《第一財經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文章中提到,2013年該雜志歷時半年,對中國除傳統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之外的30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和100個百強縣共400個城市進行了詳盡調查,并最終對400個城市進行全新分級。
據張衍閣介紹,《第一財經周刊》經過詳細調查,首先對中國400個城市進行了一線品牌進入密度、一線品牌進入數量、GDP、人均收入、211高校、《財富》全球500強進入數量、大公司重點戰略城市排名、機場吞吐量、使領館數量、國際航線數量共10項指標的單項排名。
在此基礎上,計算了每個城市的綜合商業指數;之后,對400個城市的綜合商業指數從低到高進行排名,指數越低則排名越高;最后,得出了400個城市的綜合商業指數排名。
記者注意到,此次公布的城市分級名單中,包括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天津、西安、重慶、青島、沈陽、長沙、大連、廈門、無錫、福州、濟南15個城市被列入新一線城市榜單;在傳統評比中一直位居“三線城市”的揚州,被劃分在“新二線”城市之列。
2
揚州何以入選“二線”?
未來潛力讓揚州脫穎而出
按照傳統評選方式,二線城市多數是中東部地區的省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等等,而在《第一財經周刊》此次公布的城市分級名單中,揚州何以與哈爾濱、昆明等省會城市共同入圍“新二線”城市?
■原因一:側重未來潛力
張衍閣透露,這次的城市分級評選的選項數據更多側重的是未來發展潛力和機會。這種分級方式摒棄了以GDP為主的單一指標分級,而綜合了大公司選擇、教育資源等多項更具現代商業意義的指標。
他舉例說,跨國公司在揚州開廠、投資相對較多,所以揚州在此項數據上的排名比較靠前,在第19位,是這次綜合排名中最主要的競爭力。
另外,大公司、品牌的指標在此次的算法中所占比重大,而品牌入駐揚州的數量(品牌在揚州開了多少家店)排到了第34位,這些相對靠前的排名,拉動了揚州在整個綜合商業指數中的排名。“這也是讓揚州躋身二線城市行列的重要因素。”
■原因二:GDP占比較弱
他還指出,揚州的GDP和人均GDP排名都比較靠后,“但由于在綜合商業指數算法中,它們占的比重較弱,因此才沒有拉揚州整體排名的后腿”。
張衍閣表示,在蘇南的蘇州等地區,大公司大品牌的布點已相對飽和,因此很難成為未來的增長點;而對于位于蘇中的揚州來說,大公司、大品牌還沒有全面覆蓋,給了揚州更多未來發展的空間。
“我們很看好揚州的發展。可以說,正是揚州的未來發展潛力和機會,讓它夠格升級‘新二線’。”
3
揚州未來競爭力在哪里?
保持環境文化核心競爭力,提升城市檔次
對于揚州而言,想抓住機會吸引世界500強入駐,該如何去做?揚州未來的競爭力在哪里?
張衍閣認為,盡管此次被納入二線城市,但揚州沒有改變處于“二線弱”或者“二三線之間”的真實狀況。和其他城市一樣,揚州正處于“城市化”浪潮高點,城市容量及基礎設施發展迅速。而與南京都市圈及長三角的交通、經濟融合,則是另一個發展優勢。
揚州要真正做大,在保持環境文化核心競爭力的同時,要加大對外來企業、外來人口的吸引力。一個大城市,必然是一個開放的城市!同時“內外兼修”,需要從城市文化、市民素質等多個維度,提升城市檔次感。
實習記者 朱堯 記者 邱凌
【揚州聲音】
工業等多方面需提升
揚大商學院副教授黃杰表示,揚州躋身“新二線”城市榜單,自然值得高興,但也應看到差距,及時調整戰略,繼續保持更好的發展勢頭。
揚州一直是傳統商業城市。“上世紀90年代,揚州人均商業面積一度甚至超過上海。”黃杰坦言,此次《第一財經周刊》的城市全新分級評選中,商業因素占了很大權重。作為老牌的商業城市,揚州無論是在市場建設、品牌入駐等方面,都確實達到了“二線城市”的標準。
他認為,揚州的優勢是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多年的商業經濟發展基礎,但揚州的工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信息服務業等方面都是“短板”。“一個現代城市如果沒有現代工業的支撐,商業經濟也無法得到長足發展。與同在‘新二線’城市方陣的常州相比,揚州在很多產業發展中仍有差距。”
揚州新的發展契機
“這是對揚州的一種認可和肯定。”揚州瘦西湖風景區管理處副主任、揚州旅游營銷中心總經理肖潔表示,能夠成為二線城市,作為揚州人來說,是一件特別值得驕傲的事情。
“現在的很多投資商,在投資時對一個城市的規模、體量和級別都會進行判斷。”肖潔說,揚州躋身“二線城市”,對于揚州來說也是一個新的發展契機,讓更多的投資商能注意到揚州,并在揚州落戶。
【延伸閱讀】
一線品牌為揚州加分
據了解,從2012年6月首個國際一線品牌COACH登陸揚城后,登喜路、ZARA、嬌韻詩、香奈兒等若干個國際一線品牌陸續進駐,在揚城刮起了一股國際品牌爭相落戶的旋風。現在,萬科、中海、首開等全國前十的開發商,有一半都已進駐揚州。
對于此類現象,文昌商圈多位業內人士分析,這與揚州迅速發展的經濟水平、揚州市民的購買力、城市知名度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揚州雖然是一個小城市,但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有著獨特的人文魅力和優美的居住環境。2006年,揚州市還榮獲‘聯合國人居環境獎’。”業內人士認為,正是這些因素,讓揚州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吸引了外地的房企進駐。
而此次《第一財經周刊》從公司和公司人的角度對中國除傳統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之外的400個城市進行詳盡調查的數據中,包括了酒店、銀行、汽車、奢侈品在內的多個領域的140個一線品牌在全國城市分布,且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排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