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這下你可大錯特錯了。現在就請你來參觀一個沒有性別的世界。相對來說這里更為安寧,到處都是長著葉子的碧油油的年輕姑娘……怎么會這樣?
因此,單靠卵子無法繁殖出完整的生物,必須要有雄性的介入。在生物學家看來,雄性都很懶,它們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將自己的一半基因注入卵子,使受精卵湊齊制造后代所需的完整指令!
孤雌生殖常見于輪蟲類。這類微生物形似喇叭,僅由幾個細胞構成。這不過是細菌之流的小把戲?非也,蚜蟲之類的昆蟲,還有某些脊椎動物,也通過孤雌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
雙髻鯊和科莫多巨蜥也曾發生類似情況。當然這些動物大多數選擇以傳統的雌雄交配方式繁殖后代,但難免有例外。
我們可以得出初步結論:在沒有性別的世界,完全可以存在復雜的動植物。只不過它們都是雌性,有雌鯊魚、雌蜥蜴,或許還有女人、雌蝴蝶、雌楊樹林和成片的雌虞美人等。大家相安無事。初看起來,甚至比現今世界更加美好。因為,性別會帶來無數麻煩。
比方說,雄癩蛤蟆得叫個不停,雄園丁鳥要搭好窩,堆滿藍色“寶物”,龍舌蘭等植物則耗盡精力開出顏色奇特的花朵。而在沒有性別的世界,完全不存在這些麻煩。生活大為安寧,原則上能增加所有個體的生存機會。
許多代以后,雄孔雀便以色彩絢麗和長長的羽毛名揚天下,但也不幸成為捕食動物追殺的目標。因為,拖著笨重的羽毛,要成功逃脫并不容易。
在無性的世界,自然界也許會避免性選擇過度,故不會那么多姿多彩。沒有特別嬌艷的花朵,也沒有五彩繽紛的鳥兒和魚兒。盡可能運用不引人注目的偽裝,幾乎一定會成為生物最為可靠的生存策略。
理論上,這樣一個世界十分穩定。當然,無法排除基因突變使某些生物出現性別。如果某個動物除了孤雌生殖,還能成功地將自己的基因注入其他個體的細胞,使之被復制,那無疑會增加遺傳自身基因的機會。而這事并不難。這是一種與生物世界同樣古老的騙術,所有微生物的拿手好戲,病毒更是將它使得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