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歷史揭秘 2022-12-13 16:28 內容來自網絡
三國時,田豐是袁紹手下一個重要的謀士,因為諫阻袁紹出兵攻打曹操,在官渡之戰失敗后,袁紹下令先將他殺了,然后自己才回到鄴城。現在有一種觀點,說任誰處在袁紹那個位置上,田豐都該殺,事情真的是這樣嗎?三國時期殺大臣也不是這么一起兩起,為什么要說袁紹殺田豐就十分荒唐呢?
袁紹殺田豐起因于打算進攻許都,因為皇帝在曹操手里,實際上就是和曹操進行決戰,戰爭的中心事件就是官渡之戰。在決策階段,袁紹手下兩個重要謀士沮授和田豐都認為不可,原因是袁紹和公孫瓚一直都在打仗,河北看起來很強大,實際上也是百姓疲敝,倉庫里沒有多少積蓄,賦役仍然很重,也就是內部有著深深的憂患。
田豐更是認為,曹操善于用兵,看起來兵眾很少,卻不可輕敵,不如和他進行長期對峙。他認為,袁紹擁有四州之地,有黃河天險,如果對外聯絡其他諸侯,在內部大力發展生產,然后再分兵奇出,對曹操屬地進行長期的襲擾。如果找準機會,不斷地襲擊曹軍,他救援右側時就進攻他的左側,救左側時就進攻他的右側,讓他們軍隊疲于奔命,人民不能安居樂業,不用兩年,曹操就會窮困,這是坐在家里即可以打敗曹操。現如今放棄戰略決策上的勝利,而寄希望于一戰定勝負,如果不能達到目的,后悔就來不及了。
袁紹沒有采納田豐的建議,田豐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諫,袁紹非常生氣。在袁紹看來,田豐這是擾亂軍心,打擊士氣,這對戰事是非常不利的,于是將田豐戴上械具關進監獄。
官渡之戰失敗了,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袁紹灰溜溜地回到了河北。失敗的袁紹沒有想想自己失策在什么地方,而是動了殺田豐的心思。
田豐在那個時代在任何主公手里都不會被殺,除了袁紹。曹操、劉備、孫策不會殺他,劉表、劉璋不會殺他,就連呂布這種莽夫也不會殺他。
田豐如果是被曹操收買而諫阻出征應該被殺;如果他在建議不被采納之后變節應該被殺;或者是他有逃跑行為也應該被殺。很可惜,這些都沒有。造成田豐被殺的原因有兩個:內斗和袁紹的面子!而袁紹的面子所占成分更大。說到這兒是不是就明白袁紹殺田豐是不是十分荒唐了吧!
(田豐對待袁紹可謂忠心耿耿,唯一算做缺點的地方就是勸諫時太過剛直,忠言刺耳,但袁紹不僅“不聽良言”,他竟然還把忠臣當做仇敵。田豐每次對他忠言相勸,他都會十分憤怒和反感,田豐并為此下獄,。可見袁紹是一個小肚雞腸,是非顛倒、恩將仇報的人。官渡之戰慘敗之后,他不反思失敗的原因,反而對深謀遠慮的田豐痛下殺手,由此可見袁紹根本就不是一個能成就霸業的雄主。難怪曹操說他:“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真是一針見血...一林冷月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