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近期,“腦霧”(brain fog)這個詞闖入了人們的生活。
其實,它并不是專業的醫學名詞,也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主觀上對一類癥狀的統稱,好比成語“一頭霧水”。有人說,腦霧就是思維渙散、模糊,或是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也有人說,所有大腦無法正常運轉的現象都叫“腦霧”。仔細觀察會發現,思維遲鈍、思考時的懵懂狀態、健忘、胡思亂想、難以集中注意力、處理信息的能力下降……都被歸為了腦霧。比如,打開冰箱卻忘了要拿什么;總是記不住某人的名字;沒辦法長時間專注地工作;接收的信息量太大導致大腦“短路”等等。其實,在精神心理領域,這些可能是輕度認知障礙的表現。有些朋友聽到認知障礙,可能會聯想到“癡呆癥”。沒錯,癡呆癥也是認知障礙的一種,但腦霧的程度明顯更輕。
對于健康人而言,可能的原因有睡眠不足、壓力和焦慮、營養不良等。這樣不僅會導致身體疲勞,精神上也會疲勞,畢竟大腦是需要“充電”的。
比如身體缺鐵了、低血糖了,都會影響記憶力、注意力和學習能力。此外,吃了大量精制糖含量高的飲食也對大腦有害,因為它會促進炎癥和氧化應激反應,包括神經系統。- 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甲狀腺激素水平低和注意力問題、情緒變化和記憶力差有關,它會減慢身體的各種功能,也包括腦功能。
- 激素的波動:皮質醇和性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都與認知功能有關。體內激素的波動可能會導致大腦結構發生變化,尤其是女性,比如孕期、更年期,還有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患者“變糊涂”,都是有科學依據的。此外,情緒和精力的變化也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響。
- 高血壓:高血壓患者更容易讓大腦內部血管問題惡化,造成記憶困難。
- 抑郁癥:抑郁癥患者常常會感到健忘、精神不濟。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合并抑郁癥的情況也很常見,而治療抑郁癥可能有助于改善記憶力。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等,也會影響大腦,出現精神疲勞。
- 某些感染性疾病:感染可能促進血腦屏障功能障礙、導致神經組織出現炎癥和功能障礙。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睡眠剝奪會損害神經元,并導致大腦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導致記憶力減退和其他并發癥。
- 藥物:一些藥物也會影響認知功能,包括化療藥(由化療引起的腦霧又叫“化療腦”)、含激素的避孕藥、抗過敏藥、抗膽堿能藥、阿片類止痛藥、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質子泵抑制劑,還有治療焦慮癥、癲癇發作和睡眠障礙的苯二氮卓類藥物。
對于疾病引起的腦霧,首先要接受正規治療、積極康復。比如甲減患者,一旦甲狀腺激素恢復到正常水平,腦霧癥狀會變少。不過,科學家還沒有完全弄清楚甲狀腺激素中的T3(三碘甲狀腺原氨酸)和T4(四碘甲狀腺原氨酸,即甲狀腺素)對認知功能的作用。即使這些指標恢復正常了,某些癥狀也可能持續存在,這種情況并不罕見。盡量少吃或不吃含高糖、飽和脂肪和人工防腐劑的加工食品和缺乏營養的垃圾食品,它們會加劇炎癥反應,導致營養攝入不均衡。不要吸煙、避免過量飲酒(最好戒酒),這些都會導致認知變化風險增加。- 富含多不飽和脂肪(尤其是ω-3脂肪酸)的魚類:鮭魚(三文魚)、鱒魚、金槍魚、鯖魚;
在睡眠期間,大腦會進行許多生命必需的過程。我們需要睡眠來恢復活力、修復細胞、清除有毒廢物、增強免疫系統等等。睡得好了,才能保持頭腦敏銳、活躍。但現實是,很多人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差,已經形成了慢性睡眠剝奪,這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后果。一方面,記憶力問題、情緒障礙、思考和注意力不集中和睡眠狀況不好有關;另外,睡眠不足會增加應激激素皮質醇的產生,它會向大腦發出“囤積腹部脂肪”的信號;睡眠不足還會增加患心臟病、糖尿病和其他多種慢性病的風險。對于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建議每天睡7-9小時;老年人每天建議睡7-8小時。運動有益健康,對大腦也有好處,比如改善焦慮和抑郁。和經常運動相比,缺乏運動的人新陳代謝較慢,會影響自由基的消除——而大量的自由基與大腦功能衰退有關,還會在神經系統疾病的發展過程中起作用。堅持每天動一動,哪怕只是散步、做家務等最輕的活動,也能幫我們保持健康。當然,最好的還是定期鍛煉。有研究發現,每周至少進行120分鐘的中等強度鍛煉,可通過促進大腦血液流動,提高記憶力和思維能力。“腦子容易生銹”、“腦子越用越靈”,在某種程度上說還真有科學道理。就像鍛煉身體能讓身體變強壯一樣,越是感覺腦子不夠用了,越需要多動動腦。有研究表明,多用腦可能抵消與年齡相關的記憶功能下降。比如多讀書多看報、用電腦、做測驗、玩填字游戲和拼圖等智力活動,積極出去社交,搞點音樂藝術活動(比如唱歌或演奏樂器),學習新技能等,這些活動都可以刺激大腦、幫助我們保持良好的認知功能、預防認知衰退、提高注意力。聽力、視力減退時,要及時配上助聽器、老花鏡,不然大腦就缺少了視覺和聽覺的刺激,也容易影響認知功能和情緒。如果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已經影響了工作生活,可以試試這些小技巧。- 利用記事工具:把邀約、社交活動等重要的事情記錄在日記、日歷和記事本上,或者用手機、電腦(可以下載專門的應用程序)進行記錄。
- 與親近的人交談:如果懷疑自己記性差,不妨問問朋友和家人,看他們有沒有注意到你的記憶力發生了變化。如果有,可以拜托親近的人,幫你記住一些事,在關鍵時提醒你。
- 記名字的技巧:認識新朋友時,不斷重復他們的名字。可以試試關聯記憶,讓他們的名字更容易記住,比如“衣著簡單的小簡”“高個子的老高”。
- 做事時避開干擾:找一個對你而言沒有任何干擾的時間、地點,再做你需要集中精力的事情。
- 學會提煉關鍵信息:在閱讀或看電影時,問自己幾個問題,提煉其中的關鍵信息。比如“是誰?”“做了什么?”“為什么?”,這樣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記憶力訓練和其他認知康復訓練,可能幫助提高認知功能。
[1] Brain
fog . Retrieved Jan 29, 2023 from
https://www.btf-thyroid.org/Handlers/Download.ashx?IDMF=b4b2a29c-3283-4d13-bb3e-c6f2ed57f37c
[2]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Retrieved Jan 29, 2023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en/diseases-conditions/mild-cognitive-impairment/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4583
[3] What
Is Brain Fog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Retrieved Jan 29, 2023 from https://perlahealth.com/what-is-brain-fog-and-what-to-do-about-it/
[4] Cognitive
Rehab May Help Older Adults Clear Covid-Related Brain Fog. Retrieved Jan 29,
2023 from
https://khn.org/news/article/cognitive-rehab-older-adults-covid-brain-fog/
[5] Reducing
“brain fog” for people with RA. Retrieved Jan 29, 2023 from
https://www.elsa.science/en/blog/2020/10/26/reducing-brain-fog-for-people-with-ra/
[6] Kverno,
K. (2021). Brain Fog: A bit of clarity regarding etiology,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Journal of psychosocial nursing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59(11),
9-13.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