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想做什么就用嘴巴說出來,那就完了。做該做的事情,說該說的話,是一個成功人士最起碼的素養。
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人們有不同的利益所在,有不同的價值追求。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都有自己的私人利益。許多時候,你要保護好自己的利益,別讓人看透你的內心,否則你將失去容身之地。
春秋戰國時期,齊桓公對自己的服飾有特別的偏好。當時他特別喜歡穿紫色的衣服,無論上朝還是會客都以紫色的衣服示人。
大臣們看到齊桓公這一愛好以后,就紛紛穿上紫衣來討好齊桓公。很快,穿紫色衣服的風氣擴展到全國,結果各地的老百姓都身穿同一顏色的衣服了。而精明的商販們趁機抬高紫衣的價格,結果老百姓好幾個月的收入都流進了他人的腰包。
齊桓公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就找管仲商討對策。管仲對齊桓公說:“大王,您只要明天朝見群臣的時候,故意對穿紫衣的人表現出討厭的情緒就可以了。”齊桓公覺得很奇怪,但也只好按照管仲的意見行事。
第二天,齊桓公在朝堂上看到幾個穿紫衣朝服的大臣們正在揚揚自得,就皺起眉頭說“天天穿紫衣,沒有一點變化,簡直讓人看煩了,離我遠點兒吧!”很快,朝中再也沒人穿紫衣了,而民間穿紫衣的風氣也迅速減少。
齊桓公向大臣顯露了自己的喜好,所以大家為了迎合他都穿紫色的衣服,結果齊桓公成了一個風向標。對組織領導人來說,你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大家的矚目,成為關注的焦點。所以,善于隱藏個人好惡,不透露自己的內心世界,才能避免大家為了迎合你而浪費太多的精力。
對個人來說,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適當隱藏個人好惡,才能保持自己的獨特性,而不是被對方徹底看穿。而在商業談判、競爭關系中,隱藏個人好惡是我們戰勝對手、贏得成功的必要手段。
事實上,中國人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最講究察言觀色了,這就是在體察對方的個人好惡。我們需要意識到,在商業談判的時候,隱藏個人好惡才能避免對方順水推舟,從而有效維護組織利益;在辯論中,隱藏個人好惡才能避免對方抓住我們的心理破綻,從而把握主動權。
隱藏好自己內心世界的某些東西,是為了在交往中掌握更多主動權,有更多輾轉騰挪的機會。為此,必須把握好下面幾點:
(1)別把自己的喜好和盤托出
一些人總是喜歡表現自我,所以很容易把自己的喜好都告訴對方,結果使自己暴露無疑,根本沒有安全藏身的地方,這種做法是不明智的。
(2)聽取他人意見時要態度謹慎
在溝通中涉及一些重大的人、事以及利益關系時,我們要格外小心,不能輕易外露自己的好惡,否則對方就會按照我們的意向亂說,把真實情況加以扭曲,從而使自己失去正確決策的依據。
按理說,人際交往中應該坦誠相待,大家暢所欲言才能顯示出彼此的誠意和真心。但是,現實世界的復雜多變,要求我們在誠懇之外要有所保留,在直白之外要懂得一點含蓄。所以,與人交往,不能有話直說。正所謂“言為心聲”,你說的每一句話都可能透露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因此,無論怎樣,不要讓別人看透你的內心。
感悟:在中國生存,不懂點潛規則幾乎等同傻子。而潛規則可不是教科書上就能學來的,它是一些聰明絕頂的人在實戰中摸爬滾打總結出的血淚教訓。知道了這些,就會少走很多彎路:不知道這些,就是被人賣了還會甜滋滋地笑著幫人數錢!文/單眼老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