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成功的追求,抓住事情的關鍵。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時,袁紹感到曹操是個強大的敵人,決心進攻曹操的老巢許都。公元200年,袁紹集中了十萬精兵,派沮授為監軍,從鄴城出發進兵黎陽。
沮授說:“我們盡管人多,可不像曹軍那么勇猛;曹軍雖然勇猛,但是糧食沒有我們多。所以我們還是堅守在這里,等曹軍糧草完了,他們自然會退兵。”袁紹不聽沮授勸告,命令將士繼續進軍,一直趕到官渡,才扎下營寨。曹操的人馬也早已回到官渡,布置好陣勢,堅守營壘。
就這樣,雙方在官渡相持了一個多月。日子一久,曹軍糧食越來越少,兵士疲勞不堪。曹操有點支持不住了。
這時候,袁紹方面的軍糧卻從鄴城源源不斷地運來。袁紹派大將淳于瓊帶領一萬人馬運送軍糧,并把大批軍糧囤積在離官渡40里的鳥巢。
袁紹的謀士許攸探聽到曹操缺糧的情報,向袁紹獻計,勸袁紹派出一小支人馬,繞過官渡,偷襲許都。袁紹很冷淡地說:“不行,我要先打敗曹操。”
許攸還想勸他,正好有人從鄴城送給袁紹一封信,說許攸家里的人在那里犯法,已經被當地官員逮了起來。袁紹看了信,把許攸狠狠地責罵了一通。
許攸又氣又恨,想起曹操是自己的老朋友,就連夜逃出袁營,投奔曹操去了。曹操聽說許攸來投奔他,高興得來不及穿靴子,光著腳板跑出來歡迎許攸,說:“好啊!您來了,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
許攸說:“我知道您的情況很危急,特地來給您捎個信。現在袁紹有一萬多車糧食、軍械,全都放在烏巢。淳于瓊的防備很松。您只要帶一支輕騎兵去襲擊,把他的糧草全部燒光,不出三天,他就不戰自敗。”
曹操得到這個重要情報,立刻把茍攸和曹洪找來。吩咐他們守好官渡大營,自己帶領五千騎兵,連夜向鳥巢進發。他們打著袁軍的旗號,沿路遇到袁軍的崗哨查問,就說是袁紹派去增援鳥巢的。袁軍的崗哨沒有懷疑,就放他們過去了。曹軍到了烏巢,放起一把火,把一萬車糧草全燒了。鳥巢的守將淳于瓊匆忙應戰,也被曹軍殺了。
正在官渡的袁軍將士聽說鳥巢起火,都驚惶失措。袁紹手下的兩員大將張邰、高覽帶兵投降。曹軍乘勢猛攻,袁軍四下逃散。袁紹和他的兒子袁譚,連盔甲也來不及穿戴,帶著剩下的800多騎兵向北逃走。
經過這場決戰,袁紹的主力已被消滅。過了兩年,袁紹病死。曹操又花了七年工夫,掃平了袁紹的殘余勢力,統一了北方。
與對手硬碰硬,非但不容易達到目的,還可能耗光精力,讓自己得不償失。
所以要想出奇制勝,就要抓住對方的要害。曹操鳥巢燒糧,就是消滅了袁紹繼續作戰的后盾,打中了他的要害。
1943年以前,大西洋上英美運輸船隊經常受到德國潛艇的襲擊。當時,英美兩軍限于實力,無力增派更多的護航艦,這使得德軍氣焰更加囂張,襲擊更加猛烈。而英美只能望洋興嘆,無力阻擋這種局面。因此,一時間,德軍的潛艇戰使英美盟軍焦頭爛額。英美盟軍不得不重新思考別的辦法,以便與德軍對抗。
為此,有位美國海軍將領專門去請教了幾位數學家。數學家們運用概率論展開了詳細的分析和思考。最后終于發現,艦隊與敵人潛艇相遇是一個隨機事件,從數學角度來看這一問題,它具有一定的規律。一定數量的船,編隊規模越小,編次就越多,編次越多,與敵人相遇的概率就會越大,這樣就很不利于英美盟軍的運輸。
這就說明了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要盡量減少編次,來避免德軍的襲擊,降低運輸船只的損失。
英美海軍當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得接受了數學家的這種建議,命令艦隊在指定的海域內集合,再集體通過危險的海域,不能分頭行駛,然后再各自駛向預定的港口。
一切都在按原計劃進行,結果奇跡出現了:英美盟軍艦隊在經過最危險的區域時,遭受德軍襲擊后被擊沉的概率競由原來的25%降低為1%,大大減少了損失,保證了物資的及時供應。
正是這批物資的及時到來,大大增加了英美盟軍的作戰能力,使戰爭的局勢很快由被動轉為主動,取得了最后的勝利。也正因此,數學家受到了美國軍方的高度贊揚。
數學家本不懂軍事,卻能夠解決這個復雜的軍事問題,就是因為他們用獨特的眼光找到了問題的關鍵點。
要學會尋找關鍵點,解開最重要的一環。不能盲目地去做事。在遇到困難時,更不能硬拼,硬拼也許最終能拿下它,但是硬拼硬打的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可能付出的與得到的不成比例,而巧干則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們要“四兩撥千斤”,而不能“千斤撥四兩”。
感悟:歷史有遠去的塵煙,有近代的風云,更有剛剛遠去的時光。縱觀人類歷史,每天都在上演著不同的悲喜劇。權力爭奪,總有人占據主動、穩操勝券;宦海沉浮,總有人左右逢源、立于不敗;名利場上,總有人游刃有余、進退自如——這如同喜劇。同時,也總有人滿腹經綸卻終生不得志;英雄蓋世競敗給潑皮無賴:君子清正廉潔卻屢屢受挫——這如同悲劇。在紛繁復雜的歷史悲喜劇中,總有生存規律可循,這些規律是人們必知的生存智慧,也是人們立身處世的根本。世事如棋,人生如局,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如同棋手,都在社會這張無形的棋盤上精心地布局。善于揣摩人的心性,知曉歷史博弈的智慧,你就能擁有精妙絕倫的高招,下出變幻莫測的妙棋:強者當更強,弱者將突圍,變弱為強。歷史的典故以及老人言不僅僅享受到無數精彩紛呈、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也能夠從歷史的長河中汲取博弈智慧,在現實中更好地選擇人生策略,多一分成功,少一分失敗。文/單眼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