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
讀書人要有百般挫折不回頭的真誠心念,才能有萬般變化無窮盡的奇妙作用。
這句話有兩個意思:
一是要有真心,也就是誠心。
西漢時期,有一個著名將領叫李廣,他精于騎馬射箭,作戰非常勇敢,被稱為“飛將軍”。
有一次,他去打獵,忽然發現草叢中蹲伏著一只猛虎。李廣急忙彎弓搭箭,全神貫注,用盡氣力,一箭射去。李廣箭法很好,他以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于是走近前去,仔細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塊形狀很像老虎的大石頭。不僅箭頭深深射入石頭當中,而且箭尾也幾乎全部射入石頭中去了。李廣很驚訝,他不相信自己能有這么大的力氣,于是想再試一試,就往后退了幾步,張弓搭箭,用力向石頭射去。可是,一連幾箭都沒有射進去,有的箭頭破碎了,有的箭桿折斷了,而大石頭一點兒也沒有受到損傷。
人們對這件事情感到很驚奇,疑惑不解,于是就去請教學者揚雄。揚雄回答說:“如果誠心實意,即使像金石那樣堅硬的東西也會被感動的。”
二是要百折不回,也就是要有恒心。
開學第一天,蘇格拉底對學生們說:“今天咱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事兒。每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后再盡量往后甩。”說著,蘇格拉底示范了一遍。“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
學生們都笑了。這么簡單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學在堅持著?”有90%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又問,這回,堅持下來的學生只剩下八成。
一年過后,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這時,整個教室里,只有一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后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世間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難做的事,最難的事也是最容易做的事。說它容易,是因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說它難,是因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終究只是極少數人。半途而廢者經常會說“那已足夠了”、“這不值”、“事情可能會變壞”、“這樣做毫無意義”。而能夠持之以恒者會說“做到最好”、“盡全力”、“再堅持一下”。
在現實中,很多人當經歷許多“難”之后――比如經歷了“五十難”之后,就受不了了,就想放棄,就不愿意繼續“西行”了,就想回“高老莊”了,似乎回到“高老莊”休息一下,恢復一下精神,然后再接著走,再接著承受剩余的“三十一難”,這樣似乎就可以到達目的地。
開創事業的過程,就是不斷戰勝困難、不斷地增長才干、施展才干的過程。如果一個人對待一項事業沒有百折不回的執著精神,就不可能在這個方向上堅持下去,不堅持下去,也就沒有在奮斗中學到可以解決各種問題的本事機會,當然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任何一項事業,要取得成就,都肯定要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一個人要成就一番事業,能否經受住嚴峻考驗,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而缺乏堅定的信心和執著的品質,則是很多失敗者之所以失敗的共同原因。
成功屬于最堅韌的人。堅韌之心,是成功的根基。我國古代“愚公移山”和“鐵杵磨針”的寓言故事,都說明了堅定的性格對于取得事業最終勝利的重要意義。
一個人如果沒有向目標銳進的堅定意志,他的努力就不可能是持續的、有成效的。許多人在事業中遇難而退,半途而廢,以至功虧一簣,其教訓就在于缺乏堅定性。
因此,一個執著于某項事業,并渴望取得成功的人,必須具有堅定的性格。如果沒有堅定的性格,他就不會頑強的工作,一遇到困難就搖擺不定,猶猶豫豫,打起退堂鼓。這樣的人就算他有很好的天資和熱情,也不會成功的。
感悟:老人言是人情世故的顛峰之道,給您一雙透視人世的慧眼!其表達的是千百年前哲人對為人處世、修身養性乃至治學、家訓的認識和體會,表現了當時人們對人生、人性、人際的獨到見解。在人的一生中有苦境也有逆境,只有在苦境與樂境中不斷磨練,得來的幸福才能長遠。人來到世上,其一生都是在不斷地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與自身的矛盾中度過的。而要處理好這些矛盾,不懂得低調,天馬行空,一意孤行,不是“碰壁”,就是“觸網”,肯定不會心情舒暢、其樂無窮。文/單眼老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