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對聯不是瞎胡鬧,坐聽少卿來論道

冬夏前言:

2019年春節聯歡晚會剛剛落幕,其中一個節目糗大了。

岳云鵬和孫越的相聲《妙言趣語》,涉足“楹聯”這一傳統文化藝術領域。本該看點滿滿,無奈漏洞百出,演出了一出十足的“無知者無畏”的鬧劇。

春聯之始,最通用的說法來自五代十國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據說后來經明太祖朱元璋重視推廣,發展成春節戶戶貼春聯的習俗。朱元璋就曾為劁豬一戶親自撰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對聯,成為“楹聯佳話”。經明清兩代發展,楹聯已經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形式,在皇家宮廷、寺廟道觀、書院花苑、風景名勝之地隨處可見“楹聯”的身影,可謂“蔚為大觀”。

楹聯有規矩,目前中國楹聯協會總結為《聯律通則》,幾個基本要求是:上下聯應當字數相等、結構相應、詞類相當、平仄相諧、節奏相同、意義相關。避忌有:合掌、不規則重字、上聯尾句盡量避免尾三仄,下聯尾句避尾三平等幾個方面。就說平仄,楹聯在平仄方面一般遵從“馬蹄韻”規律,“七字聯”正格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可是,反觀岳云鵬的相聲里,連續兩次喊出了“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的口號,每次喊出都引起現場數千名觀眾齊聲跟誦,我當時就感覺到悲哀。這“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是哪門子的馬蹄韻?標準的“失替”之病!

可想而知,此節目一出,質疑之聲隨即爆出。但也有“鄉愿”赤膊上陣,為之辯解,說什么:春節晚會就是圖個樂,何必較真?真是大言不慚。文化不容褻瀆,規則不容挑戰。一個節目,受眾如此之多,出現了這樣的低級錯誤,簡直是對觀眾的糊弄,尤其是對青少年的誤導,可以說誤人不淺。必須較真!無論任何事情,不講規則都會亂成一團。詩詞楹聯之美、之雅很大一部分在于格律的嚴整。不講格律的詩詞、楹聯,都是“大白話”。

“瞎胡鬧”沒人攔著你,但請不要以“文化藝術”之名。

今天,我們有幸請到了子衿詩社元老、楹聯高手少卿老師來詳細談談楹聯知識,以正視聽,以解心惑。


少卿,原名卿海榮,字少卿,楹聯界曾用號:恨天浪子。自幼酷愛文字,曾在多個社團授課講解詩詞對聯知識。現為國際城市文學會廣東分會副秘書長,學術部主編,《國風》主編。廣東省楹聯學會會員,山西運城市《河東詩詞》編輯部編輯,海外詩社《子衿詩社》副社長,《汗竹樓詩書文藝社》微刊副主編。



對聯入門基礎


作者/少卿



01

對聯之起源


  對聯起源秦朝,古時稱為桃符。關于我國最早的楹聯,譚蟬雪先生在《文史知識》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我國最早的楹帖出現在唐代。她以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卷號為斯坦因0610號敦煌遺書為據:

歲日:三陽始布,四序初開。

福慶初新,壽祿延長。

又:三陽□(字失)始;四序來祥

福延新日;慶壽無疆。

立春日:銅渾初慶墊,玉律始調陽。

五福除三禍;萬古□(殮)百殃。

寶雞能僻(辟)惡;瑞燕解呈祥。

立春□(著)戶上;富貴子孫昌。

又:三陽始布;四猛(孟)初開。

□□(字失)故往;逐吉新來。

年年多慶;月月無災

雞□(字失)辟惡;燕復宜財。

門神護衛;厲鬼藏埋。

門書左右;吾儻康哉!

  實際上,這只是現存最早的對聯,學術界錯誤說法,對聯起源于律詩,《聲調譜》作者趙執信明確指出:“兩句為聯,四句為絕(句),始于六朝,元(原)非近體。”王夫之說,對聯源于律詩的說法,好比“斷頭刖足,殘人生理”------《清詩話》

 

最早的春聯,相傳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桃符板上的題詞:

新年納余慶;

嘉節號長春。


謂文“題桃符”(見《蜀梼杌》)

  

02

對聯之基礎


對聯之定義:

  

對聯的正規名稱叫對聯、楹聯,俗稱對子,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漢語言文學藝術形式,為社會各階層人士所喜聞樂見。它是一種具備獨立意義的、上下比對仗的獨立文體。大致可分律句對聯和散句對聯。

 

對聯之格律:

對聯格律,概括起來,有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敘如下:

1、字句對等


上聯字數等于下聯字數。長聯中上下聯各分句字數分別相等。有極個別特殊情況,即上下聯故意字數不等,如民國時某人諷袁世凱一聯:

袁世凱千古

中國人民萬歲


上聯“袁世凱”三個字和下聯“中國人民”四個字是“對不起”的,寓意“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

  對聯中允許出現疊字或重字,疊字與重字是對聯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只是在重疊時要注意上下聯相一致。如明代顧憲成題無錫東林書院聯:

風聲、雨聲、讀書聲,

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

事事關心。


  但對聯中應盡量避免“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所謂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個字在上下聯同一個位置相對。所謂異位重字,就是同一個字出現在上下聯不同的位置。不過,有些虛詞的同位重字是允許的,如杭州西湖葛嶺聯:

流水桃花之曲;

綠蔭芳草之間。


  上下聯“之”字同位重復,但因為是虛字,是可以的。不過,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異位互重”格式是允許的(稱為“換位格”),如林森挽孫中山先生聯::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2、詞性對品


在現代漢語中,有兩大詞類,即實詞和虛詞。前者包括:名詞(含方位詞)、動詞、形容詞(含顏色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后者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象聲詞六類。詞性對品指上下聯同一位置的詞或詞組應具有相同或相近詞性。首先是'實對實,虛對虛'規則,這是一個最為基本,含義也最寬泛的規則。某些情況下只需遵循這一點即可。其次詞類對應規則,即上述12類詞各自對應。大多數情況下應遵循此規則。再次是義類對應規則,義類對應,指將漢字中所表達的同一類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對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這一修辭方法。特別是將名詞部分分為許多小類,如:天文(日月風雨等)、 時令(年節朝夕等)、 地理(山風江河等)、官室(樓臺門戶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飛禽(雞鳥鳳鶴等)等等。最后是鄰類對應規則,即門類相臨近的字詞可以互相通對。如天文對時令、 天文對地理 、地理對宮室等等。


3、結構對應


所謂結構對應,指上下聯語句的語法結構(或者說其詞組和句式之結構)應當盡可能相同,也即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并列結構對并列結構,等等。如李白題湖南岳陽樓聯:

水天一色;

風月無邊。

此聯上下聯皆為主謂結構。其中,“水天”對“風月”皆為并列結構,“一色”對“無邊”皆為偏正結構。

  但在詞性相當的情況下,有些較為近似或較為特殊的句式結構,其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4、節律對拍


就是上下聯停頓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莫放春秋佳日過;

最難風雨故人來。


  這是一副七字短聯,上下聯節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較長的對聯,節奏也必須相應。

5、平仄對立

  

什么是平仄?普通話的平仄歸類,簡言之,陰平、陽平為平,上聲、去聲為仄。古四聲中,平聲為平,上、去、入聲為仄。平仄對立包括兩個方面:

  (一)上下聯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應注意:上下聯尾字(聯腳)平仄應相反,并且上聯為仄,下聯為平;詞組末字或者節奏點上的字應平仄相反;長聯中上下聯每個分句的尾字(句腳)應平仄相反。

(二)上下聯各自句內平仄交替。目前比較常見的有當代聯家余德泉等總結的“馬蹄韻”規則(并不是唯一的)。所謂“馬蹄韻”規則,簡單說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這樣一直下去,猶如馬蹄的節奏。目前已經成形的律句對聯有兩種基本格律:(以七言為例,五言的去掉前兩字則可。)

 

正格一

上聯: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聯: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句:

花因好客常含笑;

平平仄仄平平仄;

鳥亦驕人似解吟。

仄仄平平仄仄平。

(清·許賀來題海云居聯)


正格二

上聯: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聯: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句(古音): 

有客臨舟懷帝子;

仄仄平平平仄仄;

何人下榻學陳公。

平平仄仄仄平平。

(清·劉宗輝題滕王閣聯)


值得注意的是,正格二還有一種特殊句式,即

上聯:仄仄平平仄平仄

下聯: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句:

夜雨閑吟左司句;

仄仄平平仄平仄;

時晴快仿右軍書。

平平仄仄仄平平。

(清·王 杰題保極宮聯)


這種句式在唐代的律詩中很盛行,但當代仍有部分聯家持否認態度。

  對聯的“平仄相對”不是絕對的,在許多情況下可以變通。如對聯中出現疊字、復字、回文、諧趣等等,可以視具體情況而定。有的因聯意需要時也可以例外。

6、形對意聯


什么是對聯?就是既“對”又“聯”。上面說到的字句對等、詞性對品、結構對應、節律對拍和平仄對立都是“對”,還差一個“聯”。“聯”就是要內容相關。一副對聯的上下聯之間,內容應當相關,如果上下聯各寫一個不相關的事物,兩者不能照映、貫通、呼應,則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對聯,甚至不能算作對聯。

但對聯的任何規則都有例外,“內容相關”也是如此。對聯中有兩類極特殊的對聯。

一是'無情對',上下聯逐字逐詞對仗工整,但內容毫不相關(或有似是而非的聯系),上下聯聯意對比能造成意想不到的趣味性。如: 

樹已半尋休縱斧;

果然一點不相干。

  

上下聯中,'樹'、'果'皆草木類名詞;'已'、'然'皆虛字;'半'、'一'皆數詞;'尋'、'點'皆為量詞(實際已轉義為動詞);'休'、'不'皆虛字(副詞);'縱'、'相'皆虛字(副詞);'斧'、'干'則為古代兵器。全聯以口語對詩句,更顯出乎意料之趣味。

 

二是分詠格詩鐘。上下聯分別詠出不相干的兩個事物;逐字逐詞對仗工整;通過聯意從某一點上把兩件事物關連起來。分詠格詩鐘有些類似無情對,還類似謎語,但不同點也很多,有興趣的聯友可作進一步研習。

  楹聯強調內容相關,但又禁忌同義相對,稱為“合掌”。所謂忌同義相對,指上下聯相對的語句,其意思應盡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對“朝陽”、“史冊”對“汗青”、“神州千古秀”對“赤縣萬年春”、“生意興隆通四海”對“財源茂盛達三江”等,就屬合掌。當然,個別非中心詞語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聯中比重很小,無傷大雅。 

 

03

對聯之習俗


對聯(也雅稱楹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關介紹和評定文字如下:

楹聯習俗源于我國古代漢語的對偶現象,西晉時期(290年左右),出現合律講究的對句,可視為其形成的重要標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歷史傳衍過程中,楹聯與駢賦、律詩等傳統文體形式互相影響、借鑒,歷北宋、明、清三次重要發展時期,形式日益多樣,文化積淀逐漸豐厚。楹聯有偶語、儷辭、聯語等通稱,以“對聯”稱之,則肇始于明代。

  楹聯以“副”為量詞,一般以兩行文句為一副,并列豎排展示,自上而下讀,先右后左,右邊為上聯,左邊為下聯。楹聯屬格律文學,有種種講究,但無字數和句數的限制,少則一字,多至千言。上下對舉、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平仄相對、辭法相應、節律對拍、形對義聯是其文體特性,其中尤以聲律的平仄與詞性的對仗為關捩。楹聯言簡意賅,雅俗共賞,人稱“詩中之詩”。

  楹聯以文字為內容、以書法為載體,制品種類繁多,包括紙裱、鏡框、木刻、石刻、竹刻等。在楹聯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相關著述,各類楹聯典籍數以萬計。

  楹聯應用廣泛,除名勝宮殿、亭臺樓閣、廳堂書屋懸掛外,還廣泛應用于節慶、題贈、祝賀、哀挽、陵墓等場合。依據功用之不同,它可分為春聯、壽聯、風景名勝聯、自題聯及各種技巧聯等。

  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于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

  對聯習俗主要包括如下幾種:


春聯習俗。春聯古稱春貼,是一年一度新春佳節時書寫張貼的一種時令對聯。春聯習俗起源于五代,至宋代已成形,明代已很普遍。在湖南,貼春聯是春節文化中的一種重要習俗。春聯具有祝頌性、時效性和針對性特點,并突出一個“春”字。如:

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人間福滿門。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于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婚聯習俗。婚聯是為慶賀結婚之喜而撰寫對聯,通常張貼于婚娶之家的大門、洞房門、廳堂或妝奩堂上。其內容多是對結婚雙方的熱情贊美和良好祝福,帶有濃烈的吉祥、喜慶色彩。如:

紅妝帶綰同心結;

碧樹花開并蒂蓮。


壽聯習俗。壽聯是為過壽的人祝壽專用的對聯,其內容一般是評贊過壽者的功業才能、道德文章、祝福過壽者多福高壽,美滿幸福。如:

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

04

對聯之分類與創作方法


一、對聯的分類


清朝梁章鉅的《楹聯叢話》、《楹聯續話》、《楹聯三話》把對聯分成十個門類,即故事、應制、廟寺、廨宇、勝跡、格言、佳話、挽詞、集句、雜綴。民國年間出版的《楹聯集成》將對聯分成二十個類別,即慶賀、哀挽、廨宇、學校、商業、會館、祠廟、寺院、劇場、第宅、園墅、歲時、名勝、投贈、香艷、集字、集句、滑稽、白話、雜俎。這兩種分類方法都是以實用范圍來劃分的,但后者比前者類別分得更細。如果按對聯的文字結構、修辭技巧、邏輯關系來分類,就有四、五十種。例如:

1.對偶形式:言對、事對、正對、反對、工對、寬對、流水對、回文對、頂針對等。

2.修辭手法:比喻、夸張、反詰、雙關、設問、諧音等。

3.用字技巧:嵌字、隱字、復字、疊字、偏旁、析字、拆字、數字等。

4.邏輯結構:并列、轉折、選擇、因果等。

  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的進一步發達,對聯的種類將會更多,更為齊全和完善。


二、漢語四聲與對聯

  

對聯的平仄規律,與詩基本相同,一般套用詩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則。

  如何斷定對聯的上下聯呢?除從聯文的內容中去辨別,更為重要的是從聯文字尾的平仄聲去判定。對聯嚴格規定上聯末字用仄聲,下聯末字用平聲。后人稱這種規則為仄起平收。必須注意的是: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四聲”有些不同。自從推廣現代漢語拼音以后,有些漢字語音的平仄發生了變化。如按《佩文韻府》音韻標準的四聲是平、上、去、入。平聲列為“平”,上、去、入都歸納進了“仄”。按現代漢語拼音,則分成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這樣一來,平聲字多了,沒有“入”聲,把一部分去入聲字歸入了平聲,這是學習撰聯的聯友值得注意的。古來有很多語言學者對古漢語四聲,作了較為詳盡的闡述,如釋真空在《玉鑰匙歌訣》一書中,作了如下的分析:

1.平——平聲平道莫低昂。讀時發音平和、尾音長,有余韻。

2.上——上聲高呼猛烈強。讀音響亮,聲音短促,無尾音。

3.去——去聲分明哀遠道。去聲讀音宛轉,尾音短,高昂。

4.入——入聲短促急收藏。入聲讀音質樸而急,收音短促,低沉,無尾音。

  一般說來,平聲字音平和,有較長的尾音。仄聲字尾音短促,或者無尾音。近代語言學家劉半農先生,首先肯定了釋真空對于古漢語四聲的分析是正確的。半農先生又根據自己的研究所得,作了補充,他說:“平聲平去,曲折最少,習稱為平衡調。上去兩聲曲折最多,或上升,或下降,或降升,或升降。應為非平衡調。入聲最短,稱促調。”半農先生的論述,簡單而明了。張世祿先生更為簡要地將平上去入四聲,分成兩大類,平聲是長音步所在,仄聲是短音步所在,平仄主要是長與短的區別。筆者還認為,古漢語四聲,除了有長音步和短音步之分外,讀音高低也是大相徑庭的,如以:“東董凍篤”為例,從平聲起,音階逐漸升高,至去聲達到頂峰,亦即第三聲讀音最高。入聲一落千丈,音量低短而簡捷。簡言之: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去聲清而遠,入聲直而促。上列散論,只是一般方法,讀者可在學習和實踐中再行驗證。

  為了練習辨別四聲的本領,古人列舉了如下三十二個字,作為平仄基本知識鍛煉的文字,只要能夠熟練地掌握這些字的平仄,那么其他字的平仄,就可觸類旁通,一讀即知了。

1.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十個數字按次序分別為:入去平去上入入入上入。

2.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十字的平仄分別為:入入上平去上平平平上。

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這十二字分別為:上上平上平上上去平上入上。

  以北京語調來標注漢語的四聲,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都是從古漢語的四聲演變發展而來。人們在斷定對聯平仄時,還習慣地以古漢語四聲作為標準。現在除了校正發音以外,很少用現代漢語的四聲來作對、寫詩、填詞。但隨著普通話的推廣和時間的推移,現代漢語的四聲,也逐漸為人們所接受。

4.必須知道:有些漢字,歷來是平仄互用,可作平聲,也可作仄聲,如看、聽、教、望、探……例如:

(1)“看”作平聲: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2)“看”作仄聲: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三、對聯的詞組結構

  

對聯除要求對仗外,詞組和結構也是有一定規則的。如:

  搖紅;

  滌翠。

(單組,二字結構)

  驚天地;

  泣鬼神。

(單組,三字結構)

  知足常樂;

  能忍自安。

(單組,四字結構)

  梔放同心結;

  蓮開并蒂花。

(單組,五字結構)

  叢桂一枝香滿;

  昆山片玉連城。

(復組,六字結構)

  春江桃葉鶯啼濕;

  夜雨梅花蝶夢寒。

(復組,七字結構)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復組,八字結構)

  把古往今來,重新說起;

  將悲歡離合,再敘從頭。

(復組,九字結構)

  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

(復組,十字結構)

  四萬青錢,明月清風今有價;

  一雙白璧,詩人名將古無儔。

(復組,十一字結構)

  天地啟宏慈,赤子蒼頭同感戴;

  古今垂曠典,九州萬國被恩榮。

(復組,十二字結構)


  對聯上下聯的詞組和結構,應保持一致和統一,上聯是動賓結構,下聯也就必須是動賓結構的詞組,如“搖紅;滌翠。”上聯是偏正詞組,下聯也必須以偏正詞組與之相對,如“同心結”與“并蒂花”,就是相同的詞組結構。在謀篇布局對聯詞組時,一定要注意上下聯的詞組結構必須相同,這亦是對聯作者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規則。 



少卿對聯作品


1、紅塵之戀

俗事囚心,未敢皈衣觀自在;

紅塵戀酒,豈能參悟見如來。


2、方寸

情未悟空,新詞一曲衲衣淚;

禪難參透,舊夢千尋楊柳姿。


3、章臺怨

當年醉酒戲桃花,弄羞詩句;

昨夜聞香尋翠柳,惹惱春風。


4、詠菊

和陶令共居,南山對面東籬下;

與易安同瘦,寶鏡跟前詩句中。


5、易安居士

有酒何人共飲?冷冷清清,

獨向窗前,低唱聲聲慢;

含愁與夢同行,凄凄戚戚,

猶思月下,輕吟步步嬌。


子衿風語:讀完少卿這一篇介紹,收益良多!謝謝冬夏,謝謝少卿!

對聯真是中文所特有的藝術形式,不光是文學藝術還可以成為裝飾藝術。我們把莎士比亞的名言改成楹聯可好? 


英文:

Think good thoughts;

Write good word.


中文:

構佳思;

寫妙句。


小伙伴們來看看,哪個更有意思呢?哈哈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對聯百科
《對聯學習》
如何對對聯?
對聯初學者必修課,對聯基本常識略覽
對   聯  入   門
對聯怎么區分上下聯?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台县| 鲜城| 江孜县| 乌兰县| 杭锦后旗| 吉隆县| 临朐县| 天长市| 鞍山市| 瑞丽市| 宁南县| 白朗县| 梅州市| 曲沃县| 山阴县| 阿巴嘎旗| 廊坊市| 和龙市| 双柏县| 拜城县| 高雄县| 门源| 香港 | 云阳县| 聂拉木县| 务川| 长白| 屯门区| 乌恰县| 马山县| 荆州市| 沁阳市| 大连市| 安塞县| 永顺县| 龙南县| 尚志市| 拉孜县| 吴江市| 金平| 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