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終目的并不是讓人獲得怎樣的成功,而是釋放生命,讓人獲得自由。
人越具備豐富的意識,人就越自由。
每增加一種意識,人就增加一部分的自由。
故,教育的核心應該是培養人的各種意識。
有些事情,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心中忐忑、顧慮太多,那就別做。有的人,可以見也可以不見,會使你覺得不安和煩惱的人,不見好了。年歲漸長,但凡讓你思慮太多的人與事,都放下吧。
你不會的 東西,覺得難的東 西,一定不要躲!先搞明白,后精湛,你就比別人優秀了。因為,大部分人 都不舍得花力氣去鉆研,自動淘汰;所以,你執著的努力,就占了大便宜。
當你什么工作皆不想做,或人生每一樁事皆有極大的不情愿,在這時刻,你最好去流浪。去千山萬水的熬時度日,耗空你的身心,粗礪你的知覺,直到你能自發的甘愿的回抵原先的枯燥崗位做你身前之事。
對其他人最好的幫助,就是協助別人去看見更多的事實,這比提出建議更加重要,好的建議也應該建立在提供新的視角之上,去引導當事人看見自己還沒有看見的那些部分。
一個人每天主動去做的事情,占自己每天行動的10%,他就只能掌握自己的命運10%;主動去做的事情占自己每天行動的50%,他就能掌握自己命運的50%;如果主動去做的事情占自己日常行動的100%,他便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
你本該有屬于你自己的快樂,我也本該有屬于我自己的快樂,這兩種完全不一樣的快樂,是如何爭斗起來的呢?難道是你快樂了,我就沒有快樂了嗎?難道你的快樂多了一分,我的快樂就會少了一分嗎!
所以,現實生活中呈現出來事實也是如此,一個人找到自己專屬于自己的快樂了,自己能帶給自己快樂了,也就退出所謂的內卷化了,不再與任何人爭奪任何東西了,也就不再需要那種爭羸了才能得到的快樂。
人一生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而奮斗,卻忘記了快樂才是所有利益的源頭,人們彼此之間所爭奪的利益,事實上就是在相互爭奪快樂。
“與別人爭奪快樂……”,這聽起來是一件多么荒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