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內心的幸福感來自對既有生活狀態的隨遇而安和感恩知足。
走過漫長的路、愛過一些人、犯過很多的錯、哭過笑過,曾經的不踏實、曾經的虛榮、迷惘與年少無知終於成為過去,然後你發現,轉了一圈,又回到最初的地方:過最簡單的生活、做最真誠的自己、愛一個讓你覺得最自在的人。
我本身是個小格局的人,常著眼于眼前的煩心事和快樂事,一日三餐和父母健康,但我,同樣希望世界溫柔,有些很好很好的人不應該受委屈。
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希望你不要用年齡和其他東西來束縛自己。年齡從來不是界限,除非你自己拿來為難自己。
有自己喜歡的事情在做,呆在自己喜歡的地方,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不求有一個怎樣的身份,不再要求賦予事物怎樣的意義。人可以褪去身上所有的偏見和浮華,留下足夠的空曠和純粹給自己,在風吹過的時候留痕,在水流經過的時候留聲,以喜歡去陪伴喜歡,用自然去守護著自然。人,真的可以長成風景的樣子。
人類發展科技的初衷,一直號稱著:要把人類從繁重的勞作中解放出來。
從“勞作”這一個角度來看,科技的發展確實把人類解放出來了,但從現實生活的角度,科技又把人重新關進了另一個籠子里。
人類整體上并沒有因為科技的發展獲得了更多的閑暇,反而是越來越忙碌了,比古人更疲憊不堪。
人生道理常說:不要與別人比較。
這個道理似乎大家都懂,只是人們通常都做不到。
為什么做不到呢?因為與別人比較能帶給自己快樂。
所以做不到的真正原因,是自己沒有更好的、更大的、更豐富的快樂,來替代掉這種比較型快樂。
如果一個人不與別人比較,他也擁有其它的各種源源不斷的快樂,即使你找他比較,他也懶得理你。
人生中的成長,其實也是給自己的快樂開發源頭的過程,快樂的源頭越是豐富,人才能真正做到拋棄掉那些庸俗的,同時還會帶給自己痛苦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