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癥的主要危害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導致眾多的相關疾病,其中最常見的致命性疾病就是冠心病及急性胰腺炎。此外,高血脂癥也是促進高血壓、糖耐量異常、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高血脂癥還可導致脂肪肝、肝硬化、膽石癥、眼底出血、失明、周圍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癥。有些原發性和家族性高血脂癥患者還可出現腱狀、結節狀、掌平面及眼眶周圍黃色瘤、青年角膜弓等。
高脂血癥指的是,血清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的一種全身脂代謝異常。對于普通大眾來說,若血清總膽固醇>5.2毫摩爾/升,和(或)甘油三酯>1.7毫摩爾/升,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 03=''>3.2毫摩爾/升,則說明血脂異常。
若患有高脂血癥,患者起初沒有任何癥狀,但是它對人體的損傷確是漸進性和全身性的。高脂血癥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其合并癥的表現,可簡單地分為心血管系統和非心血管系統的表現。腦卒中患者可以出現言語障礙,半身不遂;冠心病則可以有心絞痛、心力衰竭等;嚴重的腎動脈粥樣硬化還可以導致腎臟功能衰竭。有的病人還可以表現為間歇性跛行。非心血管系統主要是皮膚黃素瘤、視力異常、胰腺炎等。
許多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肥胖人群的平均血漿膽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顯著高于同齡的非肥胖者。除了體重指數(BMI)與血脂水平呈明顯正相關外,身體脂肪的分布也與血漿脂蛋白水平關系密切。一般來說,中心型肥胖者更容易發生高脂血癥。肥胖者的體重減輕后,血脂紊亂亦可恢復正常。
①有高脂血癥、冠心病、腦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病家族史者;
②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人;
③長期吸煙、長期酗酒的人;
④40歲以上的男性,絕經后的女性;
⑤生活飲食不規律者,例如喜歡吃高糖高脂食物,不喜歡運動等。
如何預防高脂血癥
①積極治療本身所患有的其他疾病,控制病情發展;
②平時飲食需要合理,少吃油膩、甜膩、油炸等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③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抽煙、喝酒、熬夜等;
④肥胖者一定要多運動,把體重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⑤至少每年做一次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