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草,轉眼即是百年身。草的執著,草的不卑不亢,草的頑強生命力,卻歷來為志士文人所稱道。
唐代詩人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表現了他對無聲無息者的憐愛。面對狂風驟雨,小草不屈不撓;面對參天大樹,小草不卑不亢。在喧囂的塵世中,小草無意爭奇斗艷,逢春而綠,隨秋而枯,它留給人們的只是碧草清新的意境和衰草連天的幽思。它從容而來,坦然而去。人生如草,就要有如草的恬靜,處幽澗而不自卑,受憐愛而不嬌縱;就要有如草的修為,處世不驚,枯榮無息。
在“長安米貴,白居不易”的譏誚聲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橫空出世,青年白居易一時名震長安,譽滿詩壇,他的詩也如野草頑強的生命力一樣而千古流傳!草,榮枯洪荒,繁衍亙古!人生如草,便要有如草的韌性,生命有度,而執著不改,雖為灰燼,仍發新綠。
“勃,一芥書生。”在水天一色霞鶩齊飛的壯觀中,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登臨騰王閣:“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芥,草也。王勃以草自況,雖為謙辭,但卻自有幾分書生傲骨。草,不擇瘠沃,根埋厚土,綠綴山河,“命途多舛”而志在青云!人生如草,就要有如草的信念,雖處貧瘠,而青云之志不墜!
人生如草,不是消極地任人踐踏,不是消沉地隨風搖擺,而是抱元守一,執著于生命的韌性與頑強。人生如草,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窮,任他異彩紛呈,我自坦然從容!
人生如草,碧凝于曠野,志齊于蒼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