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溫州永嘉,林坑古村,被人譽為隱逸在時光中的“山中璞玉”和“夢里桃源”。
林坑古村位于永嘉縣最北部的南黃鄉,與仙居接壤。始建于明代的林坑古村,是一個毛姓的聚居地,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以前交通閉塞,不為外人所知,二十幾座年代久遠的老房子、兩條交匯的小溪、三座廊橋和兩座石拱橋加上環抱的青山就構成了林坑古村,清華大學陳志華教授稱這是有典型的浙南山地民居,這些歷史悠久的古民居大多100多年了,最早的也有200多年,與環繞的青山、潺潺的溪水、古樸的小橋、裊裊的炊煙組成了一幅靜美的山水畫。
車停楠溪江邊,江水清澈見底,碧綠清明,對面是能喚起淡淡鄉愁的上坳古村。
走到村口大約十分鐘,抬眼發現這古村竟然深藏在一個四面環山的山岙之中,村口立有一木牌坊,牌坊正中“林坑”兩個大字是永嘉籍的臺灣書法家潘錦夫所書,背面有“溪山勝地”匾額。一條小溪穿村而出,因為在冬季,水流很小,水落石出,顯得蕭瑟。溪對岸有卵石砌成的白鶴大帝廟,廟小,卻也是村子里的人寄托信仰的地方。
沿溪而上,有瑤昕聽居、故人莊、老屋之家、裕和樓、楠溪三得閣、鵬程客棧等民宿,小溪上最顯眼的莫過于一座廊橋——沉香橋,橋匾上的橋名“沉香橋”三字的落款竟然是“羲之 書”,行書輕盈飄逸。這座古廊橋是用原木制成的,橋兩邊有美人靠,有游人坐在橋上細聽潺潺的水聲,感受拂面的山風。
再往上走,有一大石,上面也是潘錦夫先生所書的“林坑”二字,筆力遒勁,在此留影的游人特多,也可以說是“林坑”的一張名片,從這個角度看林坑的老房子,錯落有致,古樸優雅,很驚嘆林坑那些聰明的先輩們獨特的審美眼光, 這些老房子與青山綠水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無論從哪個角度去拍攝,都是一幅優美的畫,有一種“天人合一”的和諧美。
走過幾十米,有一座石拱橋叫永安橋,上面有兩條小溪交匯從永安橋下流出,左面的小溪上有木制的廊橋永吉橋,右邊的小溪上有石拱橋永平橋,是一座七十年代造的石拱橋,最上面還有一座叫永利橋的木制廊橋,永安、永吉、永平、永利這些橋名都隱隱地透出村民對美好生活的祈愿。
永平橋下溪水潺潺,溪兩邊的民宿居高臨下,視野很好,一邊有永平客棧、林仙閣客棧、太和堂人家,一邊有小村一站、五餅二魚、逸軒樓等,生意很好,賓客滿堂,這些民宿有吃有住,平時住宿的價格都在100多元。
村口有一個趙群力紀念堂,使這個小村與眾不同,里面掛著一架輕型的小飛機。林坑,有人因為它而丟了性命,而它卻因此而驚艷了世人。2001年原香港鳳凰中文臺副臺長、“中國航拍第一人”趙群力駕駛“小蜜蜂3C”超輕型飛機執行《尋找我們遠去的家園》拍攝任務時因觸碰高壓線墜機殉職,斯人遠去,但林坑,這藏在深山中的世外桃源也被更多的人熟知。
林坑很小,也很安靜,一個小時夠你走遍,溪水聲伴隨著林坑走過了千年的歲月,那種原始,那種樸素,那種美麗,清新自然,這種穿越時光所帶來的純凈和美感讓人留戀往返。
再來一次林坑,去感受一下林坑的靜謐和夜色,去感受一下林坑的清晨和鳥鳴。
古村記編輯,歡迎關注古村記
圖、文均原創于古村記特約作者:寧海葛勁松
(更多全國縣市古村古鎮關注微信號,請搜微信號:gucun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