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多形日光疹
前案按語:稟賦不足,腠理不密,如遇風熱及日曬導致風熱凝滯肌膚。荊芥、牛蒡子、蟬蛻、浮萍疏風散熱;菊花疏風散熱,解毒;連翹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疏散風熱;刺蒺藜疏風止癢;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疏風清熱、消疹止癢之功。
多形日光疹驗案2:秦女士,32歲。
主訴及現病史:1個月前因日曬,面部起丘疹,腫癢。
診見:面部及頸部V形區、手背均可見紅色斑片,紅腫,自覺瘙癢;舌質紅,苔薄黃,脈數。
西醫診斷:多形日光疹。
中醫診斷:日曬瘡。
辨證:血熱夾風。
治法:清熱涼血,解毒祛風。
方藥:自擬涼血消疹湯。
藥用:生地黃20g,牡丹皮10g,當歸10g,牛蒡子10g,蟬蛻10g,刺蒺藜10g,連翹10g,金銀花10g,大青葉10g,生甘草5g,口服及濕敷。
二診:上方用7劑,丘疹明顯消退,瘙癢減輕,二便通暢。上方繼續口服及濕敷。
三診:上方又用14劑,丘疹消失,只有局部色素沉著。隨訪2年,未見復發。
按語:素體血熱,外感風邪及日曬,毒熱內侵,蘊伏血絡,肌膚失養。方中牛蒡子、蟬蛻、刺蒺藜疏風清熱止癢;生地黃滋陰涼血生津;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散淤;當歸養血活血;連翹、金銀花、大青葉清熱解毒;甘草調和諸藥。
多形日光疹驗案3:王女士,19歲。
主訴及現病史:面部及雙手起水皰、糜爛10天。自述2年間,每逢5月,暴露部位皮膚起丘疹、水皰及糜爛。
診見:面部、手背、前臂伸側均有丘疹、水皰、糜爛、結痂,患處潮紅;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西醫診斷:多形日光疹。
中醫診斷:日曬瘡。
辨證:濕熱蘊膚。
治法:散風清熱,除濕止癢。
方藥:自擬清熱除濕消疹湯。